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2021年6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六双工程”为引领 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海亮集团创新党建工作打造“红色”发展引擎

来源:中国企业报  

海亮集团获授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示范基地
(全国民营企业唯一一家)
海亮集团党委红色徒步活动
海亮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杭州分行、中国诚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党建共建活动

(上接第九版)

海亮外语中学校长王婷婷是海亮“双培双推”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之一。她2010年从苏州大学教育管理学硕士毕业踏入海亮以来,一直有一套成熟的培养机制和一群海亮人助力她的成长,完善的师徒结对制度,帮助她度过了茫然的摸索期,各类优质培训让她快速适应了教学岗位,身边优秀党员同事对教学事业和学生的热爱关怀之情影响着她。2015年她和另外四位优秀教师被海亮送到洛杉矶进行为期半年的实地培训,随后经过几年的培养逐渐成长为一所国际高中的校长。今年上半年,经党组织考察和批准,王婷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像她这样在海亮工作成长、成为党员骨干人才的案例有很多,自“双培双推”工程开展以来,海亮集团已将150位经营管理岗位上的优秀党员推荐为党务工作者,118名党员骨干已输送到了经营管理的重要岗位,每年发展多名优秀人才为党员,增添党建力量。积极发挥企业党校作用,建立健全党员人才培训体系,因材施教,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政治属性。目前,海亮中层以上经营管理层的党员比例达到90%以上,做到了关键岗位有党员,党员骨干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作用凸显。

开展“双带双促”工程,促进党建工作与群团工作一体化

“双带双促”,即党建带群建促企业合力,党建带新社会阶层促企业活力。

海亮集团党委始终把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确立了“党建引领、计划共订、遇事共商、活动联办、职位互兼”的工作方针,全力打通服务好员工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

党组织指向哪里,群团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管理就跟进到哪里。在党委带领下,海亮群团组织坚持:工作部署上“一体推进”,年初统一规划党群工作思路;岗位设置上“一人多职”,企业各级工团妇组织负责人进入同级党组班子;资源配置上“一步到位”,设立专项党群经费账户,保障工作资源;阵地建设上“一室多用”,把原先的党员活动室、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活动室、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站整合为一块阵地,统一悬挂“党群之家”,共同建设、共同使用;活动组织上“一同参与”,年初召开党群工作会议,制定企业党群活动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各类球赛、才艺大赛、员工健身跑、趣味运动会以及爱心捐助等活动,开展志愿者大手拉小手爱心之旅,持续推进蓝领工匠培育、青年技能比武、巾帼文明岗创建等,有力地把员工凝聚到党组织周围。

在海亮,员工不仅拥有展现自己、比拼实力的舞台,也能充分得到公司的尊重与理解,感受企业的关怀和温暖。在党委的组织带领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发挥各自优势,联合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活动项目,形成一大批联建共享的“拳头”品牌,如工会、团委、妇联等紧紧围绕扶弱济困这一主题,联合发力,各有侧重,共同构建起关爱特殊群体的工作平台。针对困难员工,工会会定期进行走访和慰问,送去组织的关爱和温暖;针对青年员工初入职场所面临的一些困惑或需求,共青团组织开展了“做青年友——新员工座谈会”,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年轻女员工多的特点,妇联“妈咪小屋”长期为哺乳期职工送上贴心温暖,不仅仅有爱心礼包、宣传资料等物资配置,更会定期举办妈咪课堂、亲子讲座等,邀请婴幼儿专家为妈妈们提供专业指导。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工作生活中的不断推进,员工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海亮集团党群组织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积极开展“互联网+群团”行动,提升员工参与感、获得感,如利用“钉钉系统”建立员工福利共享平台,全面系统梳理员工法定和非法定福利、整合内部福利、引入外部福利等累计113项,员工可以在线轻松查阅和申请,极大地方便了员工及时了解并享受各类福利;建立员工网上投诉平台、员工意见箱等,专门成立效能督查进行调查整改,充分保障员工主张、申述和维权等合法权益;通过集团OA平台在更广范围内推行厂务公开制度,做到重大事项员工全知晓,这些点滴凝聚在一起,使海亮集团先后荣获了全国首批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关爱农民工先进集体等荣誉。在这背后,是集团各级党群组织和专兼职党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但更为重要的是党建工作起到的引领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党建工作得到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了员工的大力支持。

开展“双传双创”工程,促进员工价值理念与企业文化建设一体化

“双传双创”,即传扬道德规范创经典品牌,传播价值理念创核心文化。

聚才兴业、德惠万家,坚持以党的先进性引领企业文化的先进性,用信义品格、清正文化、奋斗精神等海亮品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亮集团将“以人为本、诚信共赢”的文化理念渗透到企业的体制创新、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品牌提升、形象塑造等方面,成功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的集体追求融为一体,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通过不断创设新的企业文化载体、阵地和途径,如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工会十七大精神报告会和党史学习教育报告会等,以及建设企业党建厅,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党建主题晚会、安康杯知识竞赛、廉洁文化教育等活动,让员工深入了解海亮、融入海亮,增强信心,服务发展,有力推动了党建活动深入开展和企业文化深入传播。

开展“双思双建”工程,促进关爱员工和社会责任一体化

“双思双建”,即致富思源,构建社企命运共同体;富而思进,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

海亮秉持“既讲企业效益,更求社会功德”的发展理念,坚持企业发展既要关注经济效益,也要关注利于国计民生、利于政策引导、利于社会发展的产业,海亮的产品和服务更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对人及生活的细致关怀。

在企业内部,海亮视每一位为梦想而奋斗的员工为最重要的“上帝”,构建企业员工命运共同体。海亮每年出资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员工生日、婚假、产假等福利项目;关心关怀员工婚恋交友,集团层面设立“红绣球奖”、举办青年员工联谊活动和大型集体婚礼;常态化组织开展优秀员工、老员工“环球游”,举办企业“奥运会”,持续提升员工收入等,坚持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同时利用钉钉建立员工福利共享平台、设立员工网上投诉平台、定期召开职代会等,充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海亮集团把社会贡献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永恒追求,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在脱贫攻坚战场中,海亮集团以农业精准扶贫为核心,深入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多举措助力脱贫攻坚。集团旗下明康汇农业集团依托自身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在湖北、云南、陕西等地开展产地农业生产精准扶贫,累计投入5亿余元建成多个种养殖基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并与当地合作社开展订单农业,派遣专家团队进行技术指导,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各产业基地累计聘用农户务工人员超18万人次,带动近万名贫困户脱贫增收。同时结合集团旗下教育事业优势,海亮先后启动孤儿培养、贫困少年英才培养、“一带一路”国际英才培养、海亮西藏班、贫困大学生资助等慈善助学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亿余元,资助贫困学生近千名。去年10月,海亮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启动“明德兴教·振兴欠发达县域教育行动”,面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县域,借助海亮的实力和能力,形成“一校带百校”的强劲动能,从而助力县域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为解决我国县域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贡献力量。多年来,在集团党委的指导下,依托浙江海亮慈善基金会平台,海亮集团崇德向善,情怀桑梓,开展教育救助、孤寡赡养、特需儿童关爱等一系列社会公益善业,累计捐资达17.1亿元人民币,惠及数十万人。

党建强,企业发展更强,党建是海亮永不止步向前发展的红色动力,海亮集团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百佳”先进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全国首批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基地等荣誉。集团原党委书记冯亚丽是党的十八大代表,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联合会主席姚慧是全国工会十七大代表、浙江省总工会常委,集团纪委书记、原团委书记潘金生是共青团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目前集团拥有全国劳模2名、省级和行业劳动模范6名。

新时代新征程,面向未来,海亮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争当全国非公企业党建排头兵,永攀世界500强企业更高峰。

(海亮集团供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