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奋进“十四五”·地方领导访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奋进“十四五”·地方领导访谈
 

2021年4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楼王国”新时代发展解码: 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旅游宜居城市

——访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委书记陈荣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贾晶晶 朱晨辉

陈荣水书记(中)率队调研龙岩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实践基地龙湖码头 熊川/摄

在福建省西南部,有一个神秘的“土楼王国”。这里是闽粤赣客家文化“大本营”,亦是创造福建革命史“八项第一”的原中央苏区核心区;这里是风景秀美、有着众多国家级景区或生态旅游区的“天然氧吧”,还是有着突出区位优势,由福建省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门户。这就是龙岩市永定区。

如今,这片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积淀的土地,正在绽放出新的活力和时代光芒。永定工业园、文秀数字产业园、永定红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正迅速崛起,新经济发展动能强劲。在龙岩市“十四五”规划发布之后,永定区高质量产业发展的新蓝图随即亮相。

永定区委书记陈荣水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永定将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汇聚力量建设成为龙岩高品质新城拓展区、高素质产业崛起区和高颜值全域旅游区,打造闽粤赣边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型现代化旅游宜居城市。

341+1234:在产、城融合中实现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中国企业报》:在龙岩市的规划中永定区的定位是“建设成为高品质新城拓展区”,请问其具体内涵是什么?永定区是如何具体实施的?

陈荣水:“高品质新城拓展区”是落实龙岩市“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战略的举措之一,也是推动永定区与龙岩中心城市融合相连的目标方向。“高品质”既蕴含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当前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需要。

近年来,为破解永定城区面积小、人口少、辐射带动力不足的问题,永定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大力实施“产业兴城”“教育兴城”战略,着力扩大城区规模,带动人口集聚,激发发展活力。

在“产业兴城”上,一方面突出聚焦工业,新建永定工业园区,成立五年来累计入园工业企业75家,建成投产52家,吸纳就业人口近3000人,成为永定推动“工业再造”“二次创业”和实施工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主阵地。特别是近期实施了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招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一区三园”工业发展体系,提升资源整合效率。另一方面,发挥旅游带动作用,通过构建“东楼西湖北线”全域旅游格局,将游客往城区集聚,并通过城区周边的天子温泉、客家古镇等让游客住下来,形成集懂客家、览土楼、游龙湖、赏文化、品美食、沐温泉、淘古镇、找乡趣于一体的旅游格局,带动城区人气提升,打造精美城市会客厅。

在“教育兴城”上,区委、区政府积极回应群众“上好学”的期盼,大力实施“教育强区”战略,投入7.3亿元实施城区学校扩容“九校联建”工程,增加各类学位1.1万余个。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加强教研领域改革,夯实义务教育基础,推进集团化办学,谋划成立全区教育基金,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多措并举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吸纳人口落户。

《中国企业报》:“高素质产业崛起区”也是永定区的城市定位之一,请您谈一谈这些产业是如何具体规划的?目前推进情况如何?

陈荣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是永定推进“工业再造”“二次创业”的主抓手、主引擎。要推动永定加快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产业是基础和关键,而且必须是比较先进或者比较高端的产业。永定区委牢固树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把建设成为闽粤赣边先进制造业基地作为永定今后产业发展的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定位,区委、区政府提出培育打造“341”主导产业体系,构建以文旅康养、数字经济、建材三大百亿产业为支撑,做优能源、现代农业、白酒酿造、生物制药四大产业为基础,引入制衣产业为增量的“341”产业格局,并在2020年启动实施工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1234”工程,“1”即“实现一个翻番”,工业总产值三年实现翻番,2022年达到260亿;“2”即“培育两大首位工业产业”,重抓建材、数字经济两大百亿工业产业;“3”即“实现三个提升”,实现工业主导产业清晰度明显提升、工业主导产业链条明显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力明显提升;“4”即“实施四百工程”,完成百亿工业投资、建设百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培育百家规上工业企业、培植百亿矿业经济。

针对文旅康养,永定区将围绕构建“东楼西湖北线”全域旅游格局,抢抓文旅部对口支援契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加快土楼5A景区提升、龙湖旅游综合开发、中央红色交通线暨金砂红色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中、高端民宿发展,丰富旅游业态,培育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力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加快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让永定文旅走出福建、走出国门、迈向国际。

针对建材产业,我们积极谋划推进建材产业规划编制,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建筑骨料等行业,结合矿山修复和石材矿渣处理,推动“变废为宝”;加快永定红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标准厂房和石材交易市场建设,推进“引石入永”和引进战略投资,着力打造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

针对数字经济,我们加快编制数字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明确永定在数字产业中的细分领域,以现有国动通信、土楼云谷等项目为基础,借助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和数字中国发展联盟平台,集中精力、开足马力进行精准招商,不断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

《中国企业报》:永定区已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为什么要做总部经济?有什么优势和困难?

陈荣水:发展总部经济,永定相较于先进发达地区而言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人才、信息、资本、技术等方面。但是,一方面永定作为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可以参照享受中央西部大开发政策,落户企业在享受各类优惠政策方面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永定外出乡贤中创业有成者众多,这些都是发展总部经济的人文资源富矿。根据省、市意见,区里出台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实施措施》以及《永定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实施细则》, 2016年以来共吸引了27家总部经济企业落户,其中字节跳动游戏产业项目落户文秀数字产业园,自2019年9月以来为我区贡献9500多万元的税费收入。

36+4:在点、线结合中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中国企业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奠定了基础。那么,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永定区是如何布局的?未来有什么打算?

陈荣水:永定区围绕乡村振兴明确了“六动”措施。一是高位推动。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完善机制,创新设立工作组、派驻指导员,实行公司化运作模式推进乡村振兴。二是产业带动。实施农业“五统一”工程,发挥土楼农业公司龙头引领作用,深化“一村一品”创建,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培育。三是“三区”联动。立足永定区情,分类推进景区、矿区、山区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四是落实行动。对标“一革命四行动”和“两治一拆”任务,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集镇改造提升工作,全面改善乡村面貌。五是党群互动。突出党建引领,扎实开展“红土先锋”基层党支部达标创星活动,深入开展“村企联盟、振兴乡村”筑基工程,积极培育文明乡风和强化乡村治理。六是有效促动。着力加强专项债等资金保障,引进百名村主干储备人才,以大督查大落实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有效落实。目前,全区涌现了湖坑镇洪坑村、南江村,高陂镇西陂村,陈东乡岩太村,金砂乡西田村等36个乡村振兴典型。

在塑造“点”的基础上,向“带”上延伸。区委近日出台了《永定区乡村振兴连点成线示范带实施方案》,通过整合资源、串点连线,形成“不忘初心·风展红旗”红色文化示范带、“文化瑰宝·土楼人家”乡村旅游示范带、“绿水青山·生态家园”生态文明示范带、“工业振兴·产业联动”产业振兴示范带等4条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着力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开放互动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红色+绿色:在和谐融合中增创永定发展新优势

《中国企业报》:永定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6年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就诞生在永定。永定将如何传承好、发扬好、利用好“红色基因”,探索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先进文化、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紧密结合、融会贯通、互促互进、竞相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

陈荣水:1926年夏,在永定湖雷镇成立的中共永定支部,是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也是闽西地区最早成立的一个党支部。永定是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实践地、党史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土地革命摇篮、共和国红色金融摇篮、《古田会议决议》主要章节起草地、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枢纽、人民军队“三大纪律、八项规定”的最早形成地。据统计,永定参加红军和游击队的有7000多人(其中有2000多人参加了长征)。在漫长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永定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长期以来,永定全区上下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永定目前正抢抓中央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文旅部对口支援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机遇,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色研学培训产业,加快推进中央红色交通线暨金砂红色小镇、牛牯扑忠诚馆等项目建设,推出“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追寻先辈革命足迹”等经典教学线路、品牌现场教学点以及精品教学课程,全力将永定打造成全国、全省党风、党性、党史教育基地,并以此带动革命老区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中国企业报》:永定区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型现代化旅游宜居城市”的目标定位如何理解?除了旅游,生态的内涵是如何体现的?

陈荣水:“生态型”主要基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进一步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机制和路径,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在更高水平上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永定建设的“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文化繁荣文明兴盛的现代化,是城乡和谐社会稳定的现代化,是正气充盈政治清明的现代化。

“旅游宜居”是永定的传统优势,现在关键是如何抓住文旅部和省文旅厅对口支援帮扶的契机,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把土楼、红色、生态等旅游线路贯通起来,推动永定加快从“旅游大区”向“旅游强区”转变。

生态的内涵是方方面面的,包括宜居环境质量、国土空间规划利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等,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我们必须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区域,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永定人的贡献。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