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全国两会报道·书记市长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全国两会报道·书记市长之声
 

2021年3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天门市委书记庄光明: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快兑现”成为核心竞争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庄光明

“良好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金字招牌。”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天门市委书记庄光明表示,湖北省天门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要突破口,今年1月制定出台了《关于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

一是“三减”促项目建设提速。全力减环节,对招商引资类项目,完善区域性统一评价,运用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缩减项目报建程序。全力减时间,缩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在省要求的“80、60、40”基础上压减至“75、40、35”。全力减次数,通过局长“驻窗”领办、百人“跑腿”代办和党员干部“入企”帮办,让企业最多跑一次。

二是“三快”促市场环境提质。坚持承诺“快兑现”,树牢“谨慎承诺、痛快兑现,新账旧账都认账”的理念,确保各类承诺快速兑现。坚持政策“快落地”,畅通政策传导机制,明确政策落实责任主体和牵头单位,推动各项支持政策措施快速落地见效。

三是“三零”促企业减负提效。全面清理违法违规中介服务项目及收费,对乱收费做到“零容忍”;推进纯信用+纯线上模式,符合条件的民营、小微企业实现贷款“零等待”;工业投资、重点商贸和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享受市级行政审批“零负担”。

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就是守住“经济生命线”。庄光明介绍,天门市将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突出技术改造。出台支持政策,实行领导挂点重点技改项目工作机制,将全市304家规上工业企业分类造册、因企施策、分批推进,确保在三年内全部实施一轮技术改造,培育更多“单项冠军”“科技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二是突出科技赋能。支持企业拥抱物联网、人工智能,大力实施“万企上云”和“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力争今年新增8家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总数达到50家。三是突出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今年银企对接金额达到145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落实担保费补贴机制,将小微企业、“三农”主体综合融资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十四五”时期,天门市将围绕产业链抓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今年,天门市研究制定了《天门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将通过引育并举建链、精准招商补链、技改提能强链、配套服务稳链,大力推进纺织服装、医用防护用品、生物医药化工、智能家居、模塑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及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汽配泵阀、电子信息10条产业链建设,着力构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的产业生态体系,推进产业链持续稳定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