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8版:全国两会特别策划·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8版            全国两会特别策划·理论
 

2021年3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熵增定律”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许凯

熵的概念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提出。“熵增定律”也被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其主要含义是,没有外部干预,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且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也就是说,大至宇宙、自然界、国家社会,小至组织、生命个体的盛衰,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会导致生命或组织功能减弱失效。由于“熵增定律”无处不在,爱因斯坦甚至将其称为所有科学定律的“第一定律”。

“熵”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说一切自发的过程就是一个熵增的过程。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说道:“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既然“熵”的增加会对生命机能或组织功能造成损害,如果要延缓生命的衰老和组织的僵化这一过程,让生命更健康,让组织更有活力,自然就要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手段去积聚“负熵”这一活力因子,通过实现“熵减”效应来延长人体和组织的机能和功效。

对于企业或者说一个组织而言,从制度和文化建立以后,经历一段时间的运行,其必然趋势是走向效率低下、机制僵化、人浮于事和创新适应能力下降等,这就是组织“熵增”。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对抗“熵增”。所以,一家企业要做到“百年老店”,必须有正确的战略及战略执行,创新能力的提升,组织变革能力的持续和适应形势变化的机制优化,这是实现组织“熵减”的关键所在。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讲,要让“熵减”所激发的活力因子对个体和组织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大于“熵增”所产生的消极效应,需要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确立以职工群众为主体、以职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激发职工群众成长成才为目的的教育观,实现用思想碰撞思想、用灵魂触动灵魂、用情感引发共鸣,真正达到能够感染、感动、感化、感召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以企业发展为使命,增强引领性

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在基层,说到底是做人的教育工作,解的是思想“疙瘩”,给的是心灵“钥匙”。当前,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领域、环境较之以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新的时代阶段性特征。需要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判断力,并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和工作对象的嬗变,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对症下药”。要保持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领悟力,及时全面准确地理解上级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不断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坚持一切从大局出发,理直气壮讲好大道理、正道理、真道理,坚持用大道理管小道理,用正道理管歪道理,用真道理管假道理,积极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凝聚共识、振奋精神的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拼搏、奋斗、进步、提高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但人又容易产生惰性。外界的影响、诱惑、挑战无处不在,一旦失去爬坡过坎的动力,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滑坡。这需要我们始终坚持用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基层引领方向。要超前谋划,切实做到围绕中心转、服从大局干,绝不能搞成“两张皮”,更不能被动等待工作安排,必须做到主动跟进、密切配合,确保跟得紧、贴得牢、抓得准、见实效。要结合实际,精心策划开展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声势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抓出几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大事实事,通过主动作为、创新作为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以职工思想为锲入,增强敏锐性

“熵增”无时不在,若不主动作为,随着时间推移,物质组织就会自动出现变化。人是世界之轴,在一个组织中,人既是最活跃因素,也是最复杂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人,就像车离开了路、船离开了水一样,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一是真情接触。人与人之间有接触才能产生感情和彼此认同。党群干部要做好工作,就必须扑下身子,和职工打成一片,全方位地接触,保持管理思想的意识一刻也不放松,以独到的眼力、敏锐的感触、精准的判断感知基层情况的细微变化,努力把各种问题发现并处置在萌芽状态。二是因人施教。教育内容和方法是“见人”的关键。一般的教育大家都会,最值得注意的是因人施教。只有因人施教,才算“见人”。“大锅煮”“一锅烩”,貌似见到了人,其实见的只是人头,而难见人心,毕竟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深浅不一样,即使一堂课解决了一半人的思想问题,那么还有一半人的思想被放了“鸽子”。三是尊重服务。受教育者的人格只有在被尊重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尽情发挥。对他们的教育,不要误以为只是管教,主要是启发觉悟、更新观念、提升境界,在教育过程中尊重他们的人格,不能低估人、训斥人、挖苦人,要以平等的态度、和蔼的口吻和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让人感受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共同进步。

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增强协同性

“熵增定律”认为,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一旦其内部结构趋稳,其观念和思想就会转向保守,因循守旧的习惯也就自然形成,革新的意识和动能就会减弱。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坚持内容为王,创新施教方式,注重角色转换,让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与职工群众的“需求侧”相适应,把正“教”的方向、“育”的目标与对准“活”的思想,追求“新”的形式相结合,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改变老“扮相”。必须针对不同类别职工群众的思想状况,设计出分众化、差异化的教育内容,丰富话语体系,善用自己的话语讲故事,勤用“职工的话”讲道理,多用接地气、冒热气的话语拉家常。既追求“神”,又注重“形”;既让职工觉得“有意思”,又让职工感到“有意义”,进而增强职工的思想认同,实现情感交融。要改进老“套路”。教育形式如同商品包装、餐厅饭菜,要想得到顾客的认可,就得外观与质量一致、品相与味道协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进“配方”,创新“工艺”,调整“包装”,把职工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作为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增强教育吸引力、感染力。要改换老“关系”。真正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职工,充分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唤醒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使职工自觉接受教育、积极参与教育,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以终身学习为落脚,增强功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认知领域的引导与领会、启发与体悟、灌输与理解、规范与自律等共同构成的思想实践活动,也是各级党组织、党群干部和广大职工共同参与、贯穿日常、见诸于行的实践活动。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和穿透力,党群干部只有加强学习,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一要注重加快知识更新,改善知识结构。授业必先精业、解惑先要不惑。要通过任务牵引、难题会诊、备课施教、以老带新等方式,练强知情、说理、疏导、解难基本功,拿到从教施教的“资格证”。既要“温故知新”,又要“学新知新”,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着力打牢创新创造的思想理论基础,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造活力,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冲破利益固化羁绊,锤炼能力素质,为搞好思想教育打开实践之门。二要纯正学习风气,做到身教与言教相结合。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要坚决克服应付式、任务式学习,以及学习不入脑入心、不转化运用等形式主义学风。注重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心口合一、表里如一、知行统一,始终讲自己所信、做自己所讲,让职工听到的理、见到的人、看到的事一致起来,以人格魅力提高教育魅力。三要发挥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优势,练就“用得好”的真本事。善于利用AR技术、虚拟现实、仿真等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慕课微课等新媒体平台,运用图解式、场景式、互动式等形式方法,努力提高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本领。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物资供销分公司)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