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梁隽妤
▶滨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董希国(右)为企业颁发第一份“企业开办大礼包”。 |
▼每家在滨州注册的企业,都会收到一份滨州政府赠送的“企业开办大礼包”,内含惠企政策、免费公章、免费税控盘、营业执照等。 |
旗帜广场 |
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山东省滨州市政务服务中心采访时,看到大厅工作人员胸前佩戴的“滨周到”徽章很是抢眼。见记者不解,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苏会斌兴致勃勃的解释道,“滨周到”是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专属名片,是滨州打造的政府服务品牌,意思就是“滨州的服务很周到”,寓意“滨(宾)至如归,州(周)到服务”。
让企业享有“VIP”般的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的本质是政务服务改革,“全流程帮办代办”就是滨州市2020年十大改革举措之一。围绕着是不是真的杜绝群众和企业“满城跑、往返跑”问题,真正能够“一次办好”,记者实地考察了市政务服务中心,在政务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不同的政务项目服务窗口,也看到每个服务区域都有帮办代办服务窗口。恰好遇到来办理审批手续的企业,这家企业的工作人员说以前的不动产登记办理大概需要20个工作日,现在抵押登记、补证换证登记、涉企类登记1个小时就可以办结了。
2018年滨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近两年来中心进驻单位59个、进驻市级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138项,其中行政许可510项。苏会斌介绍说,市政务中心的总体服务思路是,构建“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建立起“1+10”政务服务架构。“1”就是围绕“一次办好”目标,切实解决部门协作不通畅、信息资源共享难、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10”就是重点打造10个服务区,通过工作创新来彻底破解群众和企业满城跑、往返跑、跑腿多等问题。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在实施新开办企业首套印章免费的惠企政策后,10月份又成功研发出电子印章系统,企业可使用手机免费下载“来滨办”APP电子印章,这在山东省尚属首次,成为全省首个免费为所有企业发放电子印章的城市。此举惠及全市12万家在营企业,可为全市企业节省成本5700余万元。
新开办企业通过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同步发起设立登记和在线刻章,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自动制发,取代传统的纸质营业执照和实体印章。“来滨办”APP对接公安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与备案印章同模同轨,通过系统联动,实现了电子印章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推广企业使用电子印章,市政府还组织多个部门协作,共同研发了“234”应用场景,辅导普及技术操作。首批研发的2个终端:手机端、PC端,3个平台:“来滨办”APP、滨州政务服务网、滨州市中介超市,4项业务:企业档案查询、商品房预售许可、建筑业企业资质许可、中介机构入驻申请,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市民。“现在新开办企业只在一个窗口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一位企业办事人员告诉记者。
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苏会斌说,“在改革起步的时候,会出现有些阶段性的部门协作不畅,有些法规还没有到位,所以我们在工作的时候,难以避免会遇到有些群众和企业有些不满和怨气,但是这不能影响我们的工作态度,现在我们工作不光要吃苦,还要吃‘气’,群众和企业撒气到我们身上,我们不光要担着,要从这‘气’中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着‘气’,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让群众和企业满意。”
采访中,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介绍说,帮办代办,是既聪明又笨的办法。说聪明,着实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缩短了办事时间;说笨,是因为很多工作并不是真的不需要跑流程,而是政府工作人员代替企业的人员去跑流程。不过,这种“笨”办法,既收获了企业的肯定,也会促进政府工作人员自己感受工作中的不便,流程中哪个环节有问题等等,从而倒逼办事流程的再造和窗口服务的提升。
据行政审批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从事关政务服务的具体问题和营商环境的难点痛点堵点着手,滨州出台的《滨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管理规定》,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撑,这是全国首部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地方性法规。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是标准,并联审批、帮办代办是底线”工作方法,具体办理过程是“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工程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每个办理阶段企业只需提交一份申请资料和相关资质,给到政务大厅的牵头部门,其他的工作企业就可以放手给政府去办了,市政府主导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系统性再造,实现系统集成、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政府的部门之间会内部协调后面的一系列流程办理,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工程项目手续全部办好。政务大厅工作人员说,“在手续办理的过程中,企业不需要到各个部门去重复提交申请资料,不必分心审批手续办理的事情,可以专心企业的内部工作,等工程项目审批结束后,企业就来取结果。”“以前企业办事都习惯找熟人,还要跑到现场提交大量资料,现在只要能上网就能办,不花钱不求人,这就是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的直接体现。”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据滨州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滨州市政务服务实现了“三个转变”:由“审批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更多地站在企业立场来集成优化政策;群众和企业办事从“跑部门”向“跑政府”转变,群众不用跑,让数据跑;行使“行政权力”向“品牌化塑造”转变。一项项务实的举措,如沐春风温暖着每一位企业家的心,如润春雨滋润着企业落地成长。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滨州市渤海十八路有个企业旗帜广场,这个广场上飘扬着105面企业的旗帜,这些企业旗帜围绕在国旗的周围,企业感到非常荣耀,体现了政府对企业家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对优秀企业的认可。“为滨州市优秀企业树旗立帜,是市政府在2019企业家大会上做出的决定,目的是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氛围。”市工信局负责人说道。
不仅关注大企业,中小微企业同样得到关心和帮助。一个地区真正的市场活力是反映在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身上的。小微企业是经济活动的细胞,他们有活力了,经济才有活力,然而他们困难最多、最需要政府帮扶和支持。怎样帮扶最有效?政府财力有限不能直接给钱,那就帮助企业提高自身“造血能力”。为此,滨州成立了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政府虽然没有研发经费和科研人员,但更多注重政府服务,通过做优平台,为中小及初创企业提供技术交易、检验检测、大数据咨询、设备共享、创意设计等公共服务。“研究院”为企业提供有利于成长的氛围和环境,使先进技术、资本和企业在这里有效对接,形成创新氛围和创新生态。
据滨州市科技局副局长李朝晖介绍,这是一种“创新创业共同体”,按照不同的产业成立研究院,集聚创新资源,开展产业技术研究和集成攻关,突破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尤其是一些卡脖子的技术,引领产业发展和服务企业创新。李朝晖说:“滨州这种创新创业共同体,既让企业感受到关怀,也是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企业通过政府搭建的这个产业科研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跨界融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仅一年时间,全市中小微企业与产业研究院签约进驻率已超过85%。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会用行动说话。山东环海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帅,在英国博士后毕业,加入了英国国家制造技术中心,今年他选择进驻滨州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创业发展。“我之所以选择滨州,一是滨州市委、市政府干事创业的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和尊重人才的实际行动深深感动了我,二是滨州‘滨(宾)至如归,州(周)到服务’的营商环境深深打动了我。” 滨化集团董事长朱德权说,“政府‘有事必应’‘无事不扰’”,自上任以来,没有去拜访过任何滨州市领导,但是需要政府做工作、走程序的时候,政府相关部门都会及时出面,予以协助支持。
记者在基层采访,听到企业谈论最多的就是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深化改革的一场“攻坚战”。企业无论大小,都期盼有更好的营商环境,让自己轻装上阵,奋力前行。滨州,以其创新和诚意拥抱未来,终于赢得了资本的青睐。2019年以来,世界和中国500强立项投资的项目就有8个,超10亿元项目20个,京博集团投资221亿元绿色化工和高性能材料综合体项目、滨华新材料公司投资128亿元建设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鑫岳燃化有限公司投资46.25亿元建设清洁能源加工项目、山东润龙风电装备制造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等接连落地,陆续开工建设。
“打造‘滨’至如归、‘州’到服务品牌,做到不见面能办事、不耗时快办事、不操心办成事,让‘办事不求人’成为滨州营商环境的‘烫金名片’”。滨州市向社会公开承诺,“从机制创新、政策支持、要素保障上下功夫,努力让企业在滨州投资兴业更有决心、更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