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公司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弄潮”海上风电的领航者

——记中国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袁新勇及其团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小合 周升明

袁新勇

在2020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颁奖大会上,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袁新勇荣获了“中国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奖”,这也是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继2019年度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之后的又一殊荣,也是对袁新勇及其海上风电团队在该领域多年孜孜以求获得的科技创新成就的肯定。

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小时数高、不占土地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近几年欧美国家均把风电开发的重点转向海上,正积极探索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发展之路。在世界海上风电开始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的背景下,中国海上风电场建设也拉开了序幕。在海上风电领域,中国是后来者,曾在技术、经验、装备等方面均落后于欧洲国家。

后来居上的风电技术

面对严峻的考验和技术难关,以袁新勇为核心的华电重工海上风电团队联合多家单位组成研究单位,扎根我国四大海域,通过一系列世界级的技术攻关,开展“超大直径单桩基础施工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等课题研究,结合海上风电工程实践,在国家国际合作专项、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经多年攻关,在超大直径单桩施工垂直度、溜桩控制技术与装备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这些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国内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实现了多个项目的第一。凭借稳定的供应链和畅通的产业链,夯实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基础,把中国海上风电开发技术一步步推到国际前列。

海上施工作业窗口期短、工程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是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的三只拦路“猛虎”。而我国海上风电开发更面临着强台风、软地基和短施工窗口期的挑战,造成相同容量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的桩径、桩长、桩重及垂直度控制难度远超欧洲水平。华电重工从2009年起就开始筹备和研发海上风电相关技术,以超大直径单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相关施工设备研发为突破口,进行全力攻关,目前技术可以实现最大直径已达10m、桩长超过100m、桩重近2000t的单桩施工。随着桩长桩径的显著提高,单桩基础的沉放过程垂直度控制成为施工难题之一,研究团队研发了超大直径单桩基础沉桩过程垂直度实时高精度控制成套技术与装备,提出海上风电超大直径单桩基础桩径效应引起的桩周土抗力计算方法,自主研发海上风电沉桩过程垂直度精准控制系列装备及实时高精度测控系统,实现单桩基础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优于3‰的国际标准,有效解决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垂直度控制难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为防控沉桩过程的溜桩问题,研究团队研发了超大直径单桩基础溜桩超前预判与防控技术,解决超大直径单桩溜桩防控难题。在超大直径单桩基础防冲刷方面,研发团队创新了冲刷防护技术,效果优于传统防冲刷技术。为配合超大直径单桩基础施工作业,研发团队开发了船舶作业安全与性态控制成套技术。大幅提升了我国海上风电施工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了施工效率,显著降低了建设成本。

截至目前,华电重工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创新研发的科技成果,其中“海上风电超大直径单桩基础施工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的成果已在国家电投滨海北区H1&H2、国家电投大丰H3、河北建投乐亭、三峡阳江阳西沙扒等10多个海上风电项目中得到应用,其中华电重工“四合一”总承包的国家电投滨海北区H1海上风电项目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并荣获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成为国内风电行业第一个获得国优金质奖的项目。

成绩背后的明星

华电重工在海上风电行业内一直以“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施工质量优”著称,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关键人物和他领导的团队,也就是现任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袁新勇和海洋与环境工程事业部。为了更好地开展海上风电事业,华电重工2015年成立了海洋与环境工程事业部,袁新勇自2015年至2020年担任事业部的总经理,带领海上风电团队总结海上风电设计施工遇到的难题,不断研发创新,主持或组织了海上风电领域近20项课题研究。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许多复杂的技术难题,突破了许多技术瓶颈,将新技术、新工法、新工艺应用于工程项目中,创造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多项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组织了海上风电超大直径单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海上风电风机分体式吊装技术研究、海上风电大直径海缆施工技术研究、海上风电嵌岩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海上升压站技术研究等,其中单桩基础施工和风机分体式安装2个工法获得中电建协认证,申请国家专利100余项,已获得授权专利47项,先后获得中国华电集团、中电建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单位或行业奖项7项。

目前,华电重工参与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已经遍布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以及台湾海域,正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中国的能源转型离不开海上风电,华电重工也将对海上风电的发展规划出更宏伟的蓝图,未来华电重工将在海上风电领域进行更多的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海上风电的发展,为中国低碳、清洁、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