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产业扶贫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产业扶贫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初心: 好医生集团走出巩固脱贫攻坚之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龚友国 / 杨娟丽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右)考察扶贫基地
好医生集团附子产业精准扶贫基地

国家强大,企业才有发展机遇;企业发展,才能良性扶贫、持续扶贫;扶贫带来的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才能进一步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今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好医生集团以自身的实践,摸索出了“持续扶贫,企业良性发展,两不误”的发展模式,积极回馈社会,造福贫困彝族山区百姓,出于朴素的初心,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走出了一条长效、精准、长远扶贫的道路,默默践行着一个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贫困山区百姓过上了有希望有未来的生活

30多岁的马查尼尔在自己的独楼小院里忙活,他家种了四五亩附子,还养了50多只羊、3头牛、1匹马,地里还有土豆和荞麦,这些够他忙活的了,不过他心里是满足而快乐的。马查尼尔每年都有五六万元的经济收入,这在大凉山的山区里,可是一笔让人羡慕的收入,他不仅拥有了电视机、手机,还花一万多块钱让妻子穿上了纯羊毛手工打造的“擦尔瓦”。

“如果不忙,是不可能天上掉馅饼的。”马查尼尔这么认为。他的童年在穷困中度过,到了结婚的年龄,家里仍然一穷二白。贫穷的记忆如此深刻:他和姐姐饿得去吃发芽的土豆,差点中毒身亡;他们一家人的衣服,都是轮流穿,衣能蔽体是唯一的要求。直到2014年,好医生药业集团来到了他的家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乐安乡火灯村,把这里作为对口精准帮扶村。

在好医生集团入驻帮扶前,这里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依靠种植玉米、洋芋、荞子、燕麦等勉强填饱肚子,170户834位彝族农民陷于深度贫困中。马查尼尔虽然从小就发誓要过上好日子,但是仍然看不到任何机会和希望,好医生带来了种植附子的产业扶贫计划后,马查尼尔非常积极地响应,热火朝天地加入。第一年,马查尼尔就挣到了1万多元。他的好日子终于盼到了。

从1996年开始,好医生集团已坚持不懈在凉山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24年了。无数个像马查尼尔一样在贫困山区的人,过上了有希望有尊严有未来的生活。这只是好医生集团多年来扶贫工作的缩影。

与此同时,经过30多年发展,好医生集团成为了工信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国中药制药百强”,“好医生”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数十年来,好医生集团以自身的实践,摸索出了“持续扶贫,企业良性发展,两不误”的发展模式,积极回馈社会,造福贫困山区百姓,出于朴素的初心,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走出了一条长效、精准、长远扶贫的道路。

精准扶贫:企业发展道路和扶贫计划的精准对接

“扶贫不是做慈善”,这是好医生集团对扶贫的理解。

因此,好医生集团的扶贫,两个工作做得扎实到位:一方面,深入到扶贫地区,切实了解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了解当地的交通、地理、气候、产业、劳动力特点等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市场销售等整个环节,找到扶贫的发力点。将两方面精准对接,才能促成良性扶贫。

好医生集团构建了中药材精准扶贫产业模式,以建设完整中药材产业链为主,依托药材产地自然环境资源,充分发挥自身龙头企业优势,实现公司和贫困地区彝族农户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以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为例,经过科研试种检测,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环境能够种植出高品质的中药材附子,而附子又是好医生集团中药材产品的主要原料之一。好医生集团连续5年把布拖县乐安乡火灯村作为精准扶贫帮扶村,成效显著。2019年全村170户彝族农户实现全覆盖种植附子175亩,收入106万元,户均6235元,同时带动布拖全县5个乡30个村种植附子,种植面积达7000亩,实现附子产值2100万元,带动5000多户农民稳定增收脱贫。

目前,好医生集团将布拖县的附子产业模式向凉山州越西、冕宁、昭觉、盐源、普格、会东等9个县复制扩展,开展附子、续断、木香等中药材的种植。好医生集团扶贫的地域和受益人数进一步扩大,好医生的中医药事业版图也在扩大,良性扶贫的效益在持续。

好医生集团通过中药材附子产业精准扶贫取得了良好成效。2017年好医生集团荣获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优秀企业;2018年,董事长耿福能荣获国务院扶贫办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长效扶贫:通过产业扶贫、扶志扶智斩断“穷根”

对于好医生集团来说,扶贫不仅是“授之以鱼”,更是“授之以渔”。一直以来,好医生集团通过构建产业格局,吸纳帮扶对象进入公司,通过转变观念、改善教育等方式,利用公司的资源平台、产销能力、人才培养等,帮助实现脱贫不返贫,从根源上解决贫穷问题。

大凉山的许多贫困地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生产资源匮乏,经济作物受限,群众观念相对落后。如何帮助这里的群众摆脱长期的贫困状态,进入良性的致富道路,是耿福能一直潜心思考的问题。

为贫困地区构建成熟的产业体系,是长效扶贫的措施之一。好医生集团不仅在贫困山区扶助发展中药材种植业,更努力构建中药材产业链。

好医生集团投资8000万元,在布拖县则洛工业园区修建特色中药材精准扶贫现代化加工厂。该厂正式投产后,年产值1.3亿元,利税3500万元,安置就业200人,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品牌一条龙格局。

产业的造血能力,为贫困山区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而产业链的逐步形成,更让当地的经济发展摆脱单一依赖,逐渐嵌入到更大的经济循环的链条中去,为十年、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除此之外,对技能培训和教育的投入也是好医生集团长效扶贫的重点。一方面,好医生集团采取免费提供良种,每年捐赠生产、生活物资和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等措施,帮助村民掌握种植出高品质中药材的技能,村民拥有了“一技之长”;另一方面,在凉山州境内,好医生集团还投资兴办了9家企业,为凉山地区提供了20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有667名来自贫困家庭,布拖附子饮片厂、西昌制药厂的彝族员工分别占员工总数的90%和30%,当地人和贫困村民加入现代化工厂后,观念逐步转变,有了新技能和劳动竞争力,员工人均年收入也达30000元以上,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教育方面,好医生集团联合浙江之江药店联盟共同开展教育扶贫工作,2019年与布拖县教体科局签订了捐资助学协议,将连续5年对乐安乡中心学校和补莫小学进行教育扶贫,每年投入9.6万元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和优秀教师给予奖励。

随着长效扶贫的措施逐步落实,贫困山区群众的经济状况,精神面貌都得以改善。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也更愿意把孩子送到县城更好的学校读书。耿福能正在考虑在一些村庄建立5人制足球场,请专业的教练来培训,彝族的孩子们有运动天赋,为他们提供场地,丰富他们的体育文化生活。

长远和全局观: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初心和发展战略

30多年前,秉承“做好人、制好药”的耿福能,创办了“好医生”医药,从那时起,造福大众、回报社会的理念就嵌入了好医生集团的基因中。随着企业的发展,好医生集团不仅遵守和实践着最朴实无华的初心,更将造福大众、回报社会的公益事业扩展到了更大领域。

2019年,好医生集团以凉山11个深度贫困县为主战场,帮助农民发展的中药材种植已达到31000亩,已有省内外的15个县市、53个乡镇、112个村加入集团公司主导的中药材产业扶贫大军,带动15500多户69700多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60户,13860人。好医生集团在大凉山持续的扶贫工作带来了彝族百姓经济及精神面貌的改变。

除此之外,好医生集团还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好医生集团已持续向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捐药超过2100 万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好医生集团在自身损失达到2700余万元的情况下,向灾区捐赠430余万元的救灾物资和药品,将好医生绵阳生产基地厂房献给学生复课使用;2020年4月凉山大火,好医生集团马上捐出50万元用于灾后生态恢复和牺牲消防员家属抚恤……

“企业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这个社会,这是一种责任。”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说。公益事业,已经融入到好医生集团的企业血脉中,不是一时一地的作为,而是全局和长远的企业战略。

2020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通考察,称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希望新时代的企业家见贤思齐、起而行之,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今年是党和政府脱贫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耿福能作了“中医药产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汇报发言,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询问耿福能董事长,不仅关心“扶贫的这个产业稳不稳定,产品有没有市场”的问题,而且还在握手道别时鼓励耿福能说“中医药大有可为,好好干!”这让耿福能和好医生集团的全体员工备受鼓舞,坚定了发展中医药产业帮助贫困山区脱贫、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担当社会责任的决心。

如今,马查尼尔的家乡火灯村在好医生集团的对口帮扶下,已经脱贫摘帽。好医生集团还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发扬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开拓奋进的精神,继续支持包括火灯村在内的贫困山区发展中药材产业,巩固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作贡献。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