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Z01版)
当年10月,已经牢牢掌握军权的拜伯尔斯刺杀了古突兹,成为马穆鲁克王朝新苏丹。随后,他采取“远交近攻”策略,与俄罗斯的钦察汗国和衰败中的拜占庭修好,集中力量打击十字军和旭烈兀的伊尔汗国。
1268年5月18日,安条克城被拜伯尔斯攻陷,16000名守军及城内的男性全部被杀,妇女和婴儿卖到埃及为奴,城堡和教堂被夷为平地,一代名城安条克被从地球上抹去。
安条克的沦陷导致了中世纪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率领第九次十字军讨伐拜伯尔斯,结果无功而返。飘扬了200年的十字军旗从近东地平线上彻底消失。
安条克陷落后,安条克亲王和公爵的虚名被传承到15世纪,成为欧洲王室荣誉的象征。但城市没有了,王国没有了,公国也没有了,留一个空洞的头衔还有什么意义?
安条克沦陷后,丝绸之路的终点站就前移到君士坦丁堡了。看来,我只能策马前行,赶往1115公里外的欧亚交界处。
第185天 君士坦丁堡
拂菻(拜占庭),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去京师四万里在苫西,北直突厥可萨部,西濒海,有迟散城,东南接波斯。地方万里,城四百,胜兵百万。 ——《新唐书》
一、君士坦丁
君士坦丁大帝,公元272年2月27日出生在那伊苏斯(今塞尔维亚的尼什)。当时罗马实行“四帝共治”体系,他的父亲君士坦提乌斯是罗马西部的一位将军,他的母亲海伦娜是一家小旅店的女仆,他是海伦娜与君士坦提乌斯的私生子。293年,君士坦提乌斯被罗马西部奥古斯都马克西米安任命为恺撒,负责治理高卢、不列颠岛和西班牙。作为被提拔的一个条件,君士坦提乌斯背弃了海伦娜,转而与马克西米安的继女狄奥多拉结婚。
母亲被抛弃时,君士坦丁已经加入了罗马军队,为东部奥古斯都戴克里先服役,并在对埃及和波斯的战争中靠勇敢和才干升任高级军官。
305年,戴克里先与马克西米安双双退位,君士坦提乌斯成为西部奥古斯都。此时,远在不列颠作战的君士坦提乌斯身体开始恶化,于是给君士坦丁去信,要求儿子赶往西部会合。
君士坦丁在不列颠见到了父亲。第二年,父亲就病逝了。
按照四帝共治制,应该由西部恺撒马克西米安的儿子——马克森提乌斯升任奥古斯都,然后由马克森提乌斯宣布君士坦丁为恺撒。但是,不列颠军团在英格兰的约克直接宣布君士坦丁为西部奥古斯都。凑热闹的是,东部奥古斯都居然任命他的部下塞维鲁为西部奥古斯都,与君士坦丁对抗。马克森提乌斯实在气不过,便利用父亲的威望发动叛乱,杀死了塞维鲁。
马克森提乌斯占据了意大利本土,君士坦丁占据了意大利西部的罗马领土。这样一来,西部就有了两个奥古斯都。除非其中一人急流勇退,否则只能兵戎相见。
不久,西部的状况在东部得以复制。311年前后,罗马有了四个奥古斯都,分别是西部的马克森提乌斯、君士坦丁,东部的李锡尼、马克西明·代亚。
当过普通士兵的君士坦丁,既有从父亲身上继承的勇敢基因,又有战争实践带给他的军事智慧,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东部奥古斯都李锡尼结成统一战线,然后挥兵翻越阿尔卑斯山,攻入了意大利。312年10月28日,双方军队在罗马郊区的米维安大桥附近发起决战。
据说,在这场决战之前,君士坦丁并不信仰基督教。
关于米维安大桥之战,有两个神奇的传说。一个说,君士坦丁在战前梦到一个天使,天使命他在军旗上绘上象征基督的字母,基督将保佑他获胜。另一个传说来自传记作家、主教攸西比乌斯的记载,君士坦丁也亲口承认了这种说法:大战前一天深夜,忧思满腹的君士坦丁眺望星空,发现苍茫的天空出现了四个火红的十字架,伴随着“依靠此,你将大获全胜”的字样,君士坦丁认为这是神的昭示——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天命之子。
神迹降临,使君士坦丁一方士气大振,大胜劲敌,马克森提乌斯在逃跑中落水而死。
313年,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在麦地奥兰(今米兰)会晤,前者把同父异母妹妹君士坦提娅许配给了后者,双方结成了更为巩固的同盟。两位奥古斯都同时签署了米兰敕令,首次官方承认基督教与其他多神教信仰一样是合法宗教,并且归还了基督教会被没收的财产,免除了基督教会的徭役。米兰敕令,是基督教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标志着罗马帝国对基督教从镇压和宽容相结合的政策转为保护和利用的政策。
不久,李锡尼在小亚细亚战胜了马克西明·代亚,与君士坦丁瓜分了帝国。但是,和睦仅仅维持了一年,双方就为独霸帝国投入了新的战斗。这场波诡云谲、一波三折的较量整整持续了十年,直到324年,君士坦丁才击溃妹夫。经妹妹一再求情,君士坦丁饶了妹夫一命,只是将他软禁起来。但一年后,君士坦丁以阴谋叛变和私通蛮族罪将妹夫绞死,一同丧命的还有妹妹与妹夫的儿子李锡尼二世。从此,君士坦丁成为罗马世界唯一的皇帝,也是屋大维之后的第42代罗马皇帝。
事后,君士坦丁承认,这场战争之所以持续十年之久,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东西罗马之间发展不平衡。西部虽然是罗马起源之地,但依然偏重农业。而东部由于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交通便利,连接欧亚,丝路贸易相当活跃,已经上升为罗马的经济中心。特别是在东征李锡尼时,君士坦丁敏锐地注意到了一座要塞。它建于公元前658年,是希腊城邦迈加拉人建立的移民城市,取名拜占蒂翁,拜占庭是它的拉丁名字。但要讲清楚这个地方,我要拿出地图了,因为地理不能听,而要看。
这座要塞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岬角从海峡的欧洲一面向对面的亚洲沿岸伸出,仿佛要挡住从黑海进入马尔马拉海的激流。因此,这里南有马尔马拉海,北有博斯普鲁斯海峡,从而形成了一个天然良港——金角湾。它的重要性在于,南北两面都有一条狭长且能航行的海峡,所以,这座要塞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是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占有了它,也就扼住了欧亚交通要冲。
立时,他脑袋里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这里是东西方交界处,罗马要想成为世界级帝国,是否可以考虑在这里建设新都?
二、新罗马
很快,君士坦丁作出了一个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决定:在拜占庭建设新都。
为了使新都成为攻不破的堡垒,他修筑了两堵高大的城墙,第一堵墙长6.4公里;第二堵墙长64公里,宽6米,位于第一堵墙西方约48公里处。这两堵防御性城墙,同巴尔干山脉这一天然屏障连在一起,护卫着新都的陆上进口。新都建在七座山丘上,与罗马的七座山丘相映衬。辉煌的宫廷、宽敞的广场、笔直的街道、繁荣的市场相继落成,气势恢宏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也在君士坦丁继任者手中完成。这是一座令罗马骄傲、让世人惊叹、使敌人胆寒的伟大城池,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公元330年,他将帝国首都从罗马迁到拜占庭,它开始的名字叫新罗马,很快就以创建者的名字君士坦丁堡(又译康斯坦丁堡)著称于世。渐渐地,这里上升为美索不达米亚的政治、经济、贸易中心,伟大的丝绸之路也从泰西封、巴格达、安条克,走到了拜占庭。
他死于337年5月22日,临终前受洗为基督徒。
君士坦丁死后,罗马帝国陷入混乱。直到394年,才由狄奥多西一世统一了整个罗马。意外的是,狄奥多西完成帝国统一仅仅一年就病逝了。
就在这短短一年中,他做出了三项重大决定,每一项都至关未来。
一是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使之成为帝国后期及中世纪欧洲的优势宗教,他也因此被后世冠以“大帝”称号。
二是认为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宣布停办。就因为他这句话,这项已进行293届、1170年的以和平为目的的伟大体育赛事,于394年戛然而止,直到1500年后方才得到恢复。
三是临终之时,将罗马帝国分给两个儿子,封次子霍诺里乌斯于西罗马,长子阿卡迪乌斯于东罗马,罗马帝国实行永久分治。那一天是公元395年1月17日。
直接后果是,人为分裂的西罗马失去了优势,81年后轰然倒在半开化的日耳曼人脚下,形同东方中国的晋朝灭于五胡,欧洲从此进入中世纪历时千年的黑暗时代。
而在远东,东罗马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一直存续到1453年,成为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但君士坦丁堡几乎不能算是欧洲的一部分,它已经忘却了自己的西方渊源,它的关注点在东方。渐渐地,罗马语被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希腊语;罗马字母被废除,东罗马法律用希腊字母写成,并由希腊法官解释;东罗马皇帝变成了一个亚洲君主,像伊斯兰教哈里发一样受到膜拜;就连拜占庭教会也于1054年正式脱离罗马天主教廷,成为东正教的中心,直到把拜占庭宗教文明送进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俄罗斯的边远山区和广阔原野。当西欧进入黑暗的中世纪之时,东罗马——拜占庭迅速发展繁荣为欧洲唯一拥有先进文明的地方。巅峰时期的拜占庭,与唐帝国、阿拉伯帝国并称世界三大帝国。
三、把蚕种偷过来
在公元5世纪罗马沦入蛮族之手后,君士坦丁堡以独一无二的国际大都市形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奢侈品。据说,公元401年,为年幼的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举行基督教洗礼时,“整个城市被笼罩在花环之下,到处都用丝绸、金光灿灿的宝石和各种各样的饰物装扮起来,其装饰之华丽,无人能加以描绘。”
但令拜占庭纠结的是,从罗马建立那天起,陆上丝绸贸易就被处在中国和罗马之间的大国垄断着,居中抽取了高额的税,这些垄断者,前有帕提亚帝国,今有萨珊王朝。
那么,怎样才能打破垄断呢?一个办法,当然是与中间商开战,但变数很大,代价很高;另一个办法,是从海上绕过这些陆上垄断者,罗马时期就开通了从红海进入印度洋前往印度的航线,但那时航海技术落后,沉船率过高,往往得不偿失。难道不能采取最后也是最好的办法,直接生产丝绸吗?
说实话,由于交通被波斯阻断,东西方贸易特别是丝绸贸易被波斯垄断着,罗马和东罗马只能通过波斯买来纺好的生丝或没有捻好的丝原料,经过加工进行纺织。当时的拜占庭、埃及、叙利亚三个西方纺织业中心,已经能够纺织华丽的丝绸锦缎,这种纺织品就是《魏略·西域传》所说的金缕绣。然而,西方人长期不掌握养蚕缫丝技术,连丝绸从哪里来,他们都蒙在鼓里。
接下来,让我们普及一下中国蚕茧技术。
在汉代丝路开通时,中国丝绸业已诞生千年了。丝绸原料是由洁白透明的蚕吐出的丝。用桑树叶子喂大的蚕,日夜不停地吐丝,身体随着丝的不断吐出而变小变形,直到把自己包裹在丝中,造成一个洁白的茧。一位古代文人有感于此,从而发明了一个富有人生哲理的成语:作茧自缚。
汉代桑农发现,如想得到便于纺织的长丝,就不能让蚕变成蛾。蚕一旦变成蛾,就会咬破茧飞出来,茧被咬破,丝就断了,也就无法得到长长的茧丝了。养蚕人必须在蚕茧被咬破之前杀死它。于是,一项新技术诞生了:把茧投入开水中,用树枝轻轻搅动,融化掉蚕茧上的那层蜡质树胶,蚕丝也会缠绕在树枝上。一旦找到茧的丝头,就找到了解开整个茧的途径。许多蚕茧丝头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丝络,接下来就可以染色、纺织,做成丝织品了。这种水煮茧缫丝,可使蚕丝的细度达到20-30穆(每穆等于0.001毫米),蚕丝长度可达800-1000米。
文学家元好问有一句诗: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丝绸收入,是中原朝廷一大稳定的赋税来源,也是中原农民除粮食收入之外的一大收入,因而养蚕与纺织技术一直秘不外传,如同当年川剧艺人对待“变脸”。技术越保密,丝绸价格也就越高;丝绸价格越高,西方对丝绸的需求就越加急切,这也是“玉石之路”变成“丝绸之路”的主因。
众所周知,罗马是丝路的终点和主要消费地,也是推动中国丝绸走向西方的吸收源。据说,让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马克·安东尼先后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克莉奥帕特拉,在私密场合所穿的丝衣,原料就是中国丝绸。之后,罗马以丝绸为时髦。公主们戴上丝绸面纱,就使脸庞有了“柔如鸽毛”的美丽;贵妇们穿上丝绸衣服,就赋予了胴体“若隐若现”的魅惑;元老们披上紫红绸袍,就有了“高人一等”的尊贵。于是,丝绸价格扶摇直上。
那么,这种彩云般明亮、流水般柔软的丝绸,原料到底来自哪里呢?于是,罗马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农事诗》中说:“赛里斯人从树叶上梳下精细的羊毛。”公元1世纪的拉丁诗人西利乌斯·伊塔利库斯在《布匿战记》中畅想:“旭日的光辉已经照遍塔尔泰斯海面,冲破黑夜的重重暗影,照临东国的海岸。晨曦照耀中的赛里斯人,前往小树林中去采集枝条上的绒毛。”
(下转Z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