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生物医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生物医药
 

2020年9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论道中国生物产业大会 聚焦科技抗疫为产业赋能

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武汉召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思蘅 本报记者 石岩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发表演讲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致辞
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现场

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于9月24日在武汉举行,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举办的最高规格的生物产业峰会。钟南山、李兰娟、王福生、张定宇等多位抗击疫情的院士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就疫情防控形势作出最新研判,并对相关技术与产业发展作出最新解读。

据悉,本次大会由湖北省政府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20家国家级学会、协会联合主办。大会围绕“科技抗疫 产业赋能”主题,结合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形势,重点聚焦生物产业和生物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及最新发展情况,通过一场高层论坛和四场线上专业分论坛,聚焦生物产业和生物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和发展,研讨科技抗疫的策略,展示优秀抗疫成果。

湖北省委常委、省长王晓东,大会执行主席、大会组委会主任高福,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沈竹林,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先后致辞。何维在视频连线中宣布了先进抗疫成果展示平台上线并宣布大会开幕。

截至目前,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已经成功举办十二届,本届大会特邀请了我国生命健康产业领域的院士、企业家在大会高层论坛就新冠病毒疫情战略应对、救治和防控策略,以及检测筛查、疫苗、干细胞等技术和产品开发应用作专题演讲,提供疫情防控权威解读和防控知识普及。

同时,本届大会设置了先进抗疫技术成果线上展示平台,以短视频或文字图片形式对检测产品与服务、药品与治疗技术、医疗设备与专用仪器、消杀防护与支撑保障等疫情防控产品进行展示,大会采取了线上加线下的形式,面向全球观众使其针对性更强、参与度更高、参与范围更广。

疫情防控常态化倒逼生物产业升级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生物医药产业的软肋。疫情高峰期间,家用医疗保健产品、医用耗材等产品短期内由于产能滞后以及国内需求的激增,需求明显增长。但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稳定,诸多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需求不平衡等情况,如何在新形势下恢复经济发展?疫情常态化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医疗卫生产业将带来哪些改变?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制药行业和医疗器械行业自2015年来加大创新药投入,这次疫情爆发后迅速采用mRNA等新技术开发使用疫苗和检测试剂盒,取得了明显效果。而就长远来看,创新药和中药领域将成为中国医药产业的高增长点,后期随着疫情稳定我国也将更加重视新药和生物技术研发的投入。

而对于医疗服务业来说,互联网医疗或将迎来革命性发展。在此次疫情期间,多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以及许多医院进行线上义诊,帮助用户筛选普通感冒与新型肺炎,缓解线下就诊压力、避免交叉感染。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正面临着时代变革。在此基础上,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以“线上+线下”形式举办。本次生物产业大会设立新冠病毒检测与诊断技术专题论坛、新冠疫苗疫情防控与生物安全专题论坛、病毒性传染病的药物治疗专题论坛、病原检测助力公共卫生防控四大专业论坛,邀请院士专家、抗疫功臣就新冠病毒科技应对、救治和防控、疫苗及检测等进行专题演讲邀请,共话疫情防治策略和相关技术、产品开发思路。

为支持和鼓励先进抗疫技术成果进一步的发展,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战疫武器”与科技实力,本届大会特设置了先进抗疫技术成果线上展示平台,以短视频或文字图片形式对检测产品与服务、药品与治疗技术、医疗设备与专用仪器、消杀防护与支撑保障等疫情防控产品进行展示。

抗疫英雄再度集结共话抗疫课题

作为国家生物产业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不仅集结了中国医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业界领军人物,更有像钟南山、李兰娟、王福生、高福、张定宇等多位生命健康产业领域的院士专家联袂出席。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以大会执行主席的身份,三次向“英雄的湖北人民、英雄的武汉人民”致敬。同时高福也表示,科学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科学研究、技术发展不能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不能服务于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重大需求,是没有价值的。也要感谢湖北和武汉对生物产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建了这么多好的平台,但我们还要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用,向科技要答案,让产业扎根、为人民服务”。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大会线上演讲,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290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90万例,疫情还在发展,形势严峻。钟南山表示,“今冬明春,疫情将继续存在或发展,提醒大家继续坚持保持距离、佩戴口罩、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针对大家关心的预防策略,钟南山介绍,完成大规模接种疫苗需要1至2年的时间。目前,中国与40多个国家保持合作,并已经获批在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开展III期临床试验,4款疫苗已与国际合作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大会线上演讲说:“用人工肝、干细胞、微生态等新技术救治重症患者,可大大降低病死率。”李兰娟介绍,曾有位“断崖式”危重患者,住院期间呼吸非常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医疗团队给他做了紧急气管插管,用上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抗休克治疗、小剂量激素,才从死亡线上把人拉回来。李兰娟院士总结说,“呼吸支持+人工肝治疗清除细胞因子”,是抗低氧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治疗方法。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ICU接受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的细胞因子风暴早中期重型患者,存活率达100%。

解放军第302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在大会线上演讲中介绍了新冠肺炎的临床免疫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最新进展。王福生院士团队发布了全球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组织病理报告,揭示了死亡患者肺部典型的ARDS病理特征,提示了免疫损伤是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优化临床免疫治疗和激素治疗方案。他介绍,Ⅰ期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安全性及疗效良好、显著,他特意提到,经过干细胞治疗的不少康复患者在出院后,主动捐献了恢复期血浆。

签约277亿元,武汉将获赠20万支新冠灭活疫苗

武汉是中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地。本次大会上,共有32个大健康产业项目签署投资协议,总投资额达277亿元。光谷生物城宣布,将在国际生命健康园规划建设前沿生物技术产业园,重点聚焦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3D生物打印、IT与BT融合等前沿生物技术新方向,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集项目研发、孵化加速、临床试验、生产制造、第三方服务等为一体的国际化专业园区。

武汉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新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聚焦大健康产业,助力武汉市疫后重振和建设世界级大健康产业集群。

当天,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公司董事长杨晓明递交了捐赠书,将向武汉市政府捐赠10万人份(20万支)新冠肺炎灭活疫苗,用于武汉抗疫一线人员和驰援武汉的医护工作者的自身防护。

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是国内生物产业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盛会。2018年,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宣布永久落户武汉、广州两地。今年是武汉第三次主办该盛会。本次大会开幕式及高层论坛通过网络面向全球直播,逾300万人在线观看。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