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挑战 担当作为 奋力开创大企业发展新局面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一版)要做好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为“十三五”画上圆满句号,为“十四五”创造良好开端。借此机会,我谈点看法和意见,供大家参考。
1.知难而上,主动担当作为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多年扩张的全球生产网络正在出现区域化、本土化的现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发生,全球供应链、需求链、技术链的不同环节在不同时期可能出现断点,世界经济版图有可能由此而发生改变。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前所未有,中国企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同心协力、共克时艰,要知难而上,主动担当作为,坚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困难中寻求突破,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要清楚地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率较高,市场回旋余地大;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和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政策稳定性强,14亿人口消费潜力巨大,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空间巨大。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企业未来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大企业要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和国家战略调整的要求,补短展长;在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同时,带头解决行业和社会长远发展的矛盾和困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主动落实国家重大部署、国家发展规划、国家改革方案,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紧密融合在一起,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中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越是紧要关头,越要有担当;越是危机时刻,越要有作为。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中央企业煤、电、油、运、粮以及通信等企业全力以赴做到基础保障不间断,承担医疗防护设备物资生产任务的企业转产扩产,交通运输物流等企业千方百计保运输,建筑企业不惜代价抢建专门医院和方舱医院,发挥了国民经济的“顶梁柱”作用,稳住了抗疫物资保障和经济基本盘。如兵器工业集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疫情防控得力,生产没有停顿,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战疫情稳增长的“双胜利”。民营大企业也有积极表现,如恒力集团今年上半年投资430亿元新建重大项目,在稳投资、稳就业方面干在实处。
2.强化创新驱动,夯实产业基础能力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超级计算,再到复兴号高铁、特高压电网,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核心技术买不来、等不来、要不来!目前我们在许多产品的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方面都存在制约产业跃升的核心技术短板,大企业必须要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下苦功、拼全力,努力攻破“卡脖子”环节,促进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尤其要努力补全产业关键技术的断点盲点;深入推进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持续增加有效研发投入,加强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加大激励力度,培育更多顶尖人才,努力提升自主知识累积水平。一些进入“无人区”的龙头企业要继续加大投入做好基础研究,进一步创新突破,用原创性、根本性的前瞻性成果支撑应用技术创新。
3.发挥带动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
我国产业基础总体坚实,具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在中美贸易战大背景下部分领域的产业链存在“断链”隐忧。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强调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做出的重要部署。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我国大企业责无旁贷,要发挥“以大带小”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性格局,推动全产业链贯通;要坚持上下游互惠协作,构建融合共生、互动发展的协同机制,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延展性;要抓住产业链重构机遇,加快供应链的本地化、区域化、多元化,提高供应链流程数字化管理能力,促进资源高效精准匹配;加强对核心技术、重要原材料、关键节点资源的掌控,在全球消费市场加快构建营销网络,提升参与和构筑全球供应链的主动权;要牢固树立国际视野,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要加强国际协调,既主动对接国际市场,保障跨境供应链通畅,也要注意增强应急能力,建立基于突发事件的国际供应链预警体系,做好风险防范。中国建材在抗击疫情期间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的精准服务,缓解中小企业现金流短缺困难,确保了产业链供应链不出现断层。航天科技、中国电子科技、正威国际、联想、亨通、盛虹、平煤神马、浪潮等大企业全方位支持配套企业,带动上下游复工复产。
4.顺应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业务模式转型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应用、新业态、新场景大量涌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强化和推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企业运营模式,许多企业借助云、大、物、智、移等新技术手段,生产防疫设备物资,开展疫情防控监测预警,加快病毒检测和新药的研发,显著提高了防控的成效;推动智能服务、虚拟运营、内容创新、互动体验等业务的发展,降低运营风险和成本,开拓收入新渠道,保障了特殊时期的多元化市场需求;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生产协同和风险预警,对可能停产断供的关键环节提前组织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希望广大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深入推进适应时代要求的业务转型。要增强采集数据、管理数据、挖掘数据能力,打破内部信息壁垒,全面提升数据资源应用水平;积极优化业务流程,建立与“云办公”等数字化管理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决策链、生产制造链、客户服务链反应更加敏捷高效精准。要积极响应环境变化,以产品提质、组织增效和品牌进化为导向主动推进业务模式转型,如海尔以用户为核心,基于现代技术手段开展产业生态重构,孵化出聚焦工业物联网的卡奥斯平台、聚焦场景物流的日日顺物流平台、聚焦衣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衣联网平台,赋能产业关联方,实现生态共赢。他们的实践表明,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数据将成为重要资产,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可以被产业生态覆盖,只有顺应潮流,踏准时代的节拍,企业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十四五”正向我们走来,我国即将迈入新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建设强大企业群体和世界一流企业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超前谋划,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战胜眼前的困难,开创我国大企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