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三农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如何突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朱蓬来 季鹏飞 黄婉钧
图表1 近10年各类金融资产震荡下行 |
(以上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wind、普兰数据中心) 图表2 四家农商行2019年资产分布情况 |
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以接近10%的年均增长率创造了“中国奇迹”和“中国速度”,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经济增速逐步降低是大势所趋,这决定了未来金融资产会长期处于低利率的环境。在这种新的环境和时代下,三农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的息差会逐渐收窄,三农银行应该重视金融市场业务,突破现有的格局,创造更多的价值。本文分析低利率时代已经来临并将长期存在,并通过剖析三农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现状提出了如何突破的建议。
低利率时代已经来临
一、利率近十年整体震荡下行
数据表明,宏观政策引导下,票据、债券、存单、线上资金、理财等各类金融资产价格在过去的十年里整体震荡下行,且下行幅度较大。具体来看:
(一)政策
2010年至2019年底,GDP增速从10%回落至6%,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首次出现负增长,进入二季度已恢复到正常月份增速区间内。2019年8月起,央行采用LPR基准利率,并根据市场情况不断降低基准利率,引导经济体保持弹性。
(二)金融资产
近10年不同金融资产的中枢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图表1),且最大下行幅度超过600bp。票据资产主要受监管政策以及经济活跃情况影响;国开与国债到期收益率在经济增长和通胀影响中震荡走低;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走势同样受到市场利率水平、监管指标影响;同时段内,银行间质押式回购资金利率在货币政策的引导下,整体下行幅度超过400bp;在市场流动性和机构转型的因素驱动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同样处于下行通道中。
二、低利率会长期存在
(一)国债利率与GDP。据研究,2010—2020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GDP同比增长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GDP增速在近10年间呈中枢下行趋势,国债收益率在同时段间震荡下行,并且在2020上半年的疫情影响和经济负增长(-6.8%)的背景下跌破历史低位。现在中国一直在经历经济增速换挡,深化供给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难复当年之高了,国债低利率也会长期存在。
(二)国债利率与通胀。由于国债的实际收益率变动受通胀因素影响,因此在过去的10年里国债利率与CPI增速整体同样存在正相关的趋势,CPI下降时,国债利率也会跟随走低,但是近2年在政策“顺”通胀的操作引导下,两者的相关性有所减弱。
三农机构金融市场业务现状
三农机构的金融市场业务发展不平衡,具体体现在:
一、金融市场业务的创收占比不同
部分农商的金融市场业务创收占比超过50%,但绝大多数三农机构的金融市场业务占比仍较低。从2019年三农机构的年报中抽样调查,传统业务规模仍占据重要地位,金融市场业务在不同地区不同机构内的占比分布不均,部门农商行的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占比甚至不足1%。
二、可投资的业务品种不同
由于自身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监管评级等因素不同,三农机构开展金融市场业务的品种各不相同。头部农商银行可以办理全产品的业务,但是大部分三农银行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是比较简单的线上和线下资金业务,也有部分行涉及票据以及债券投资,但多以持有或者调节信贷规模为主。
三、团队的专业性不同
中小型农商行多数只成立了金融市场部,一般由1+2模式——一名部门主管配两名业务人员构成,人员需要身兼多职,是“全能型”的人才,而不是专业人员。大型农商行则是专业化精细化地运营,团队更加专业主动。
四、经营管理层对银行间市场的认识不同
多数三农机构对银行间市场业务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调节头寸如信贷和资金余缺,但对主动投资仍待开发,其中交易功能、资负结构优化、盈利能力增强等方面的作用还未引起重视。
如何突破金融市场业务
在低利率状态将长期存在的环境下,票据、债券等金融资产配置的时机已经到来,三农银行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找到金融市场业务的突破口:
一、跨市场产品配置和交易
金融市场的业务产品多种多样,三农可以根据具体业务品种的功能、作用、市场的环境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综合判断各产品的配置比例并进行调整,追求投资组合夏普比率的最大化。此外,随着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推进,金融要素跨市场的融合,境内外、不同交易场所间、不同交易对手间的资产流通会加快,三农银行应抓住要素市场配置范围扩大的改革红利,通过跨市场交易来更好地提高资产配置效率、提高经营收益。
二、产品期限搭配
金融市场业务可以帮助三农银行实施流动性管理,提高闲置资金收益。根据自身负债的规模和结构,三农银行在合理控制好长期信贷投放的同时,可通过银行间市场交易来满足自身的流动性需求,同时根据市场周期的不同,在利率下行期扩大长期限产品的配置比例,反之在利率上行期以短久期的产品配置为主。
三、传统信贷与金融市场业务并重
金融市场业务要突破,应与传统信贷业务“并驾齐驱”,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存贷业务是银行的“根”,是三农银行的主业、本源和初心;一方面金融市场业务也是银行的利润中心,合法合规地开展金融市场业务能够为传统业务提供有力支持,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的金融产出。银行的这两类业务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配置的比例和重视程度会有所倾斜,在经济平稳或者处于下行期的时候,金融市场业务能够烫平相关的风险与波动,实现不错的收益,反哺传统业务;同时金融市场业务中的票据业务具有信贷属性,能够与传统信贷业务形成有力的补充。
四、金融市场业务组织再造
随着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业务竞争的加剧、交易的节奏加快,业务组织再造已成为各家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选择。为了实现金融市场业务的突破,三农银行要高度重视银行间市场业务的发展,组建专业的业务团队,建设完整的前中后台分离的风险管理架构和运营体系,明确职责,保持独立,相互监督,保证业务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强化从业人员管理和监督,防止因内部道德风险而出现不当利益输送。此外三农银行要加大人才吸收、队伍储备和员工培训,优化激励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为金融市场业务的做强、做优、做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五、扬长避短,完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农商行在金融市场中面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进入尾声了。三农银行更擅长的是当地县域、结算、零售等相关业务,在产品研发、市场投研、交易信息、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三农银行可以采取投顾的模式,与深耕金融市场业务的科技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等机构合作,培养自己的团队,在合作中学习,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谋求更高的资产收益率。
六、打造“利基产品”,走特色银行发展路子
三农银行在资源与能力方面存在天然短板,所以在金融市场应有所取舍,在重点领域加大资源投入和布局,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精”,通过特色与差异化经营理念和产品,提高市场的辨识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资产盈利能力和风险定价水平,破解资本、市场和空间的约束,打造自己金融市场板块的“利基产品”。
七、风险与收益兼顾
银行的本质是经营风险的机构,为风险定价。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银行在发展金融市场业务的过程中需要坚持风险与收益平衡的原则,有效控制风险、提升资产质量和节省资本占用。在收益方面,通过资产组合的方式调整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选择优质资产,降低资产计提的减值损失。
(作者:朱蓬来 中企产业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普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季鹏飞 上海普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黄婉钧 上海普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