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营商环境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营商环境
 

2020年9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大优势集聚 赋能“中国稀金谷”产业外溢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石岩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谭晓芳(左)与《中国企业报》集团总裁助理孙宝静(右)签订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协议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谭晓芳9月9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暨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营商环境调研成果交流会上演讲

2017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政府印发了《“中国稀金谷”稀土和钨新材料及应用产业招商政策》,35条优惠政策成为赣县区财政配套的组成部分,由此拉开了“中国稀金谷”快速发展大幕。

截止到目前,稀土稀有金属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超过5000亿元,一个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稀有金属高新技术的科技新城、创新活力和效率效益日渐显著的战略高地正在成形。

“赣州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称,赣县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所在地,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目前正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钨稀有金属产业基地。赣县区95%以上是客家人,历史悠久的人文环境孕育发展了客家人热情好客、吃苦耐劳、纯朴善良、诚实守信的客家精神,营造了安商、扶商、亲商的良好氛围,是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福地。欢迎各界朋友与我们一起携手,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谭晓芳9月9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暨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营商环境调研成果交流会上表示,“中国稀金谷”致力建设一个集稀土稀有金属产业创新要素于一体的“谷”产业生态,实现稀土和钨高端技术、高端人才、高端产业和高端金融等六大优势的集聚,由此赋能产业、研发、人才、金融、信息等要素外溢,打造中国稀土稀有金属高新技术产业乃至中国智造的“赣州样板”。

国家战略刺激政策红利释放

“赣州不仅矿产资源丰富,黑钨和中重稀土储量世界第一,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规模最大、产品最齐全的稀土和钨主产区,而且区域以及交通优势也非常明显。”谭晓芳介绍道。

据了解,“中国稀金谷”位于赣州市中心城区——赣县区,是赣粤闽湘的几何中心,处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四大经济区的直接腹地,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商贸物流枢纽。辖区内交通便利,高铁、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四通八达。高速、铁路、航空、港口立体化交通网络在这里形成了“米”字型枢纽。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赣州考察时强调,“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将赣州建设成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定位,赣州市委、市政府规划打造“中国稀金谷”,致力将赣州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稀土稀有金属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并把赣州高新区作为“中国稀金谷”承载地。

“中国稀金谷”的建设,得到了工信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列入了《中国制造2025》重大项目库、“十三五”稀土行业、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和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成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

区位优势,加上国家战略的支撑,“中国稀金谷”正释放出丰厚的政策红利。

据悉,近年来,中央倾力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自然资源部、工信部、科技部等39个部委对口支援赣州,在项目、资金、政策、产业、人才等各方面给予了重磅倾斜。

谭晓芳介绍,相比珠三角、长三角沿海地区,赣县区已在水电、劳动力、原材料等综合成本至少低7%以上。与此同时,“中国稀金谷”量身定制了《招大引强的产业扶持政策》《中国稀金谷永磁电机产业园招商政策》“黄金十条”。

在项目建设上,新建厂房购地按国家最低挂牌出让价5.6万/亩执行,对于重大项目按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100—300元奖补;非购地企业园区内有30多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供企业拎包入驻。对万级以上无尘车间、实验室等给予装修补贴,每平方米补贴最高700元,最高补贴总额可达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新购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按投资额的大小分别按3%—10%给予一次性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可达2000万元。

在财税方面,五年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80%奖励给企业。对企业高级管理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收入,按其在本地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5年内给予全额奖励。对钨和稀土产品分类别按年销售收入给予1%—2.5%的奖励,如生产涂层数控刀片产品按销售收入的4%给予奖励,钕铁硼永磁材料按销售收入的2.5%给予奖励。

在金融方面,政府设立了1亿元倒贷周转金,解决企业资金贷款周转问题;为支持产业项目发展,赣州高新区设立了“中国稀金谷股权投资基金”和赣州战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项目高科技重大项目可按固定资产的30%配套股权投资,单个项目最高可投资1亿元。目前正在争取设立赣州“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基金子基金。对重大项目还可给予融资贴息,按“一免两减半”,即:区财政第一年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100%给予补贴,第二年、第三年按50%给予补贴,年贴息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企业在上海及深圳主板上市,最高可获得补助1500万元;境外上市,最高可获得补助1000万元;在“新三板”挂牌最高补助资金370万元。

在人才方面,辖内可用劳动力近500万人,拥有11所大中专院校、74所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各类人才支持。赣州市还出台了《关于创新人才政策、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从医疗、教育、资金、项目等全方位给予保障和支持。在科技方面,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专利申请等,补助最高可达300万元。原材料保障方面,六大稀土集团之一的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是“中国稀金谷”的核心企业,总部可保障稀土稀有金属新材料及应用产业的企业原材料供应。

产业集聚赋能优势外溢

战略优势刺激政策红利的释放,区位优势夯实坚实的产业基础。

据了解,“中国稀金谷”核心区规划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了赣州稀金科创城、钨与稀土产业园和产业服务园。

其中稀金科创城规划面积为12.66平方公里,重点建设中国科学院稀土研究院,中国稀金(赣州)新材料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钨和稀土工程研究中心、检测中心、大数据中心,永磁电机产业园等项目。钨与稀土产业园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稀土新材料、钨新材料、锂电池三元材料及应用、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产业服务园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是金融、人才、信息、决策咨询等服务配套区。

“近年来,‘中国稀金谷’紧盯稀土产业铸链、补链、强链,在巩固永磁材料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主攻智能电机产业发展方向,高标准建设电机产业园,总面积10000亩,首期建设了3000亩,着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永磁电机全产业链高地。”谭晓芳介绍,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稀金谷”已经形成了从冶炼加工、产品应用到检测检验、研发设计的稀有金属产业体系。稀土永磁材料年产能、综合利用稀土废料能力和钴产能均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钨铁产量占世界份额的三分之一。在钕铁硼永磁材料、钨硬质合金、刀钻具、涂层刀片、锂电池三元材料等领域已经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涌现出中科拓又达、粤磁科技、嘉圆磁电、腾远钴业、寒锐钴业等一大批骨干企业。目前,“中国稀金谷”已有工业企业3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2020年1—7月,实现营业收入91.24亿元,同比增长3.16%,增速赣州市排名第3位。

除此之外,“中国稀金谷”还有着强大的智力支撑。

“中国稀金谷”是赣州市创新驱动的主阵地,成功获批稀土功能材料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正在创建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中科院稀土研究院已落户“中国稀金谷”,这是中科院近十年在全国布局的唯一院所。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首批60名专家已经入驻。搭建了中国稀金谷“互联网+稀金新材料在线、稀金大数据、稀金网上交易”服务体系。

目前已与清华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等著名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了专业团队运营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千人计划”等多名专家相继在“中国稀金谷”设立了工作站。

营商环境优越促产业蝶变

据了解,赣县区95%以上是客家人,是世界客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称为“客家摇篮”。

谭晓芳表示,历史悠久的人文环境孕育发展了客家人热情好客、吃苦耐劳、纯朴善良、诚实守信的客家精神,营造了安商、扶商、亲商的良好氛围。

“我区建立了‘五个一’招商服务推进机制,即对每个签约项目落实一名区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个服务小组、一张项目推进时限表、一套调度督查机制,开辟了招商引资绿色通道,为项目在证照办理、规划报建、土地出让、开工建设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谭晓芳还介绍,项目推进上实行全过程“接力式”服务,利用高频调度、责任倒逼、现场办公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保证签约项目能早日开工建设投产,赣县区专门从各责任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项目落地办公室,为招商企业落地开工实行一站式服务和代理服务。

“总之,我们努力营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营商环境,让‘中国稀金谷’成为大家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福地。”谭晓芳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