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看安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看安徽
 

2020年7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开放合作,江淮汽车为新基建提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张骅

安徽康明斯动力有限公司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在这一轮“两新一重”建设热潮中,商用车仍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面对疫情冲击,江淮汽车携安徽康明斯主动担当,积极履责,发挥专业能力,奋力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产品升级

助力节能高效运输

向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是江淮汽车牵手康明斯的初心。结合中国商用车领军品牌江淮汽车在整车上的成熟经验,和百年康明斯在发动机研发制造技术上的强大支持,安徽康明斯以环保节能为设计核心,通过最新高压共轨系统、废气旁通涡轮增压技术设计,促进燃油充分燃烧,把每一滴油的能量发挥到极限,加快推动中国绿色物流发展。

在当下的运输环境中,车辆既要满足运输时效,又要降低运输成本,这不但给物流行业出了一道难题,也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挑战。蓝牌轻量化标杆帅铃全能城配版装配的安徽康明斯152马力发动机,通过省油转速和低速高扭设计,成就优异的先进节能性能。

对于每一个运输人来说,选择一辆好车,就是选择第二个家。不管是节油性、动力性、舒适性还是售后服务,都必须是最靠谱的。在节油性表现一流基础上,江淮帅铃在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上也从来没有掉过链子。帅铃忠实粉丝驾驶员马聪所在的公司主要负责大型超市的货物配送业务,目前拥有30余辆卡车,除了两辆江淮格尔发重卡外,投用的车型全部为江淮帅铃轻卡。马聪所驾驶的这辆安康版帅铃自投运以来,总运营里程已超过4万公里,至今从未因质量问题影响出勤。

开放合作

实力领航国六时代

汽车产业是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优质资源的集大成者,汽车产业的不断融合与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在中国深化开放合作的浪潮中,江淮汽车与康明斯强强联合,致力于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提供高效可靠的环保解决方案,积极化解疫情给自身企业经营乃至社会经济运行带来的挑战。

2019年11月,江淮全系国六轻卡在深圳上市,安康全系产品也如约而至地搭载在江淮轻卡上,成为其黄金动力组合中的关键成员,标志着江淮轻卡全面迈入国六时代。在产品全面升级的背后,安徽康明斯动力充当了江淮轻卡领跑国六时代的强劲引擎。

合资公司成立后,产品质量和品质大幅提升,进一步夯实江淮商用车的市场地位。其生产线改造耗资近2亿元,一方面引入康明斯全球领先的COS运营系统指导生产制造过程;另一方面实现了“精益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简单化”这五个方面的提升,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满足了客户对于快速交付的要求,也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助力。

在作为国六主战场的国内市场,安康动力未来要承担江淮轻卡50%—60%的动力装配量。毫无疑问,在需求多层次的国内市场,主打中高端动力的安徽康明斯如果能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将尽显其卓越能力。未来,随着轻卡高端化的趋势不断加速以及更多主机厂对安康动力的认可,安徽康明斯也将放眼更广阔、更远大的市场和区域。借“一带一路”东风,江淮轻卡目前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墨西哥等市场表现抢眼。尤其在俄罗斯,江淮轻卡已跃升该国市场中国轻卡占有率第一,其中安康2.7L动力功不可没。未来,江淮轻卡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产品更是将百分百装配安康动力,以更高端的产品来捍卫市场领先地位。

主动担当

坚决打赢双线战役

2020年开启以来,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只要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为世界制造业大会签约项目,疫情下安徽康明斯积极推动复工复产、高产满产,以强大的智能制造实力提供高标准行业解决方案,持续创造客户价值。

在疫情吃紧的特殊时期,安徽康明斯始终坚守在一线,通过与江淮轻卡一起开展物资运输援助疫区、制定紧急服务救援政策等,搭载安康动力的江淮帅铃、江淮骏铃等运输车辆在各大公路上一刻不停地行驶着,确保医疗救援和生产生活物资的高效运输。当时,位于疫情中心武汉市农投集团在抗击疫情、保障民生的“菜篮子”项目中,用车极为紧张,湖北江淮重点推荐搭载安康动力的冷藏车现车,并特事特办,直接给予最高优惠政策。

除此之外,安徽康明斯对奋战在一线以及在家自我隔离支持抗疫的卡友们同样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为抗击疫情的所有配置安康发动机车辆用户提供7×24小时免费外出救援及预约上门维保服务,同时享受全程免费维修服务。疫情期间内所有质保到期的且发生故障的零部件,可享受6个月延保等,确保大家能够顺利渡过难关。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