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两会长镜头·文创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两会长镜头·文创产业
 

2020年5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宇力度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邢凤亮:

讲好中国故事 致力世界文化交流促民心相通

来源:中国企业报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肆虐的疫情可以阻断国与国、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却无法阻断我们心与心真诚交流的渴望。中宇力度文化有限公司作为民间外交、文化外交的一支生力军,自年初疫情爆发始终致力于推出“小而精”的中外文化交流项目,借助强大的网络平台和专业的制作团队,转达各国人民“声援中国”“武汉加油”的呼声。与此同时,其利用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努力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促进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

“和合”是

民间外交的基调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并存,儒家主张“和而不同”,道家推崇“阴阳和谐”,释家强调“众缘和合”,一句话就是“和合”。

当今世界之痛,很大程度在于民心不通。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前提,只有各国人民彼此尊重、接纳并欣赏对方的文化,才能从相遇、相识变为相知。通过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媒体合作、各类人群互相交往,拉近情感,增进友谊,自然而然会产生亲切感和凝聚力。针对“如何通思想”的挑战,民间外交发挥着独特的优势,文化企业理应成为排头兵。

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民心堵则事事堵,民心通则路路通,民心问题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2019年,为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宇力度公司推出的文化交流项目“‘封’行万里·不忘初心”就是试图用一枚小小的纪念封,架起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金桥。从开“封”之作——中国-马尔代夫纪念封到中国-法国纪念封两国顶级艺术家的完美合作,从中国-古巴纪念封艺术家共叙“兄弟情”到中国-俄罗斯纪念封引领友好力量登上大国,从两大古文明共筑飞天梦的中国-印度纪念封到灵感碰撞出的山水相连之中国-日本纪念封以及携手跨越赤道友谊彩虹的中国-新西兰纪念封……

迄今为止,该项目先后推出了17枚纪念封。其以“小信封·行万里”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文化交流。借助艺术家手中的画笔,通过异彩纷呈的美术作品,助力中国民间外交,让世界文明的百花园更加姹紫嫣红,以和合共生理念实现民相亲、心相通、情相怡。

文化交流项目形式上的“小而精”却能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理念的落脚点。文化外交兼具文化和外交两方面的基本属性,其主要特点表现在“通”“柔”“惠”“久”四个方面。文化外交讲求“以文化人”,具有“水滴石穿”的长期效应。好的“文化外交”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能构筑起新的桥梁与纽带。而民间文化外交更要沉下身、弯下腰,走进民众生活,让百姓体会到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强烈的认同感。

中国故事的

“精耕细作”

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是简而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实,讲好中国故事也是为了讲好世界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境界。以“站在人类文明新高地”作为中国故事的精神境界,来实现21世纪的“张载命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封’行万里·不忘初心”项目就是通过一枚枚小小的纪念封,讲述不同国家美好的故事,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间外交。

讲好中国故事,是为了讲好世界故事。“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例如在这次抗疫期间,中宇力度推出的公益节目活动《我和你》,用视频的方式讲述着一个个精彩无比的故事、一段段催人泪下的友情,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患难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节目在互联网上播出后,民众反响热烈。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应当成为热爱文化的企业家不懈追求的目标。这其中艺术家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元素,借助书画大师的优秀作品,并以此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第一步。对此,中宇力度始终在尽自身最大的努力,支持国内顶尖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与传播。此外,还将通过举办和平发展论坛等方式,积极尝试包括建立品牌文化交流项目、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提供文化援助、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等科学合理的实施路径。

今年2月,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宇力度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审时度势,适时策划并迅速推出“我和你”为主题的中国与世界并肩抗“疫”系列公益节目,依靠广泛的人脉和渠道,通过邮件的方式迅速联系了多国驻华大使馆,得到40多个友好国家的政要、驻华使节对于我国全力抗击疫情的视频讲话声援。这些视频新闻、这些珍贵的视频素材经整理编辑并通过多家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后,迅速引发国内外的好评和关注,总体点播量已超过1000万次,取得了积极、广泛、正面的传播效果。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朱晨辉采写)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