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调查
 

2020年3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逆袭疫情获突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江金骐 文/摄

这次疫情,让许多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受到较大冲击,有的人手不足,有的订单被退,有的原料断供,有的资金受阻。相比之下,“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却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中国企业报》记者从3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湖南、四川等地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复工率已达到98%以上。

培育“专精特新”

“根据我们统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工率接近百分之百,这个数据充分说明,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介绍,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工信部强化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就是抓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的主线。工信部持续加大梯度培育格局,主要是推动形成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使这些优势企业形成梯度发展格局。

第二,培育一大批企业主体。重点是在各地培育两万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至此,工信部培育、公告了第一批2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而示范引领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

第三,打造一个企业的动态库。工信部推动建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动态库,为企业入库培育、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奠定基础。

第四,强化一系列的服务支撑。比如开展专题培训、提供融资专项服务,在每年一届的中博会期间专设展区,实施信息化和知识产权两个推进工程,从而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

强化政策支持

除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抢眼表现,目前,中小企业复工率也在稳步提升,根据工信部对使用云平台的中小企业的监测显示,3月24日中小企业的复工率已经达到了71.7%,比2月23日提高了42.1个百分点。

作为中小企业的主管部门,工信部在2月9日印发了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的20条措施,用以指导地方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

据了解,工信部为指导地方为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服务,近期出台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政策。

“一个是工信部出台政策,指导各地积极稳妥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另外一个,就是推动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阶段性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和免征中小微企业社保费、中小微企业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增加优惠利率贷款等系列政策。”秦志辉介绍,为促进相关工作的有效展开,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门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工信部,用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动相关部门出台一些政策。同时,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推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中小企业,助力复工复产。

为指导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强化银企对接,加快推动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落地,工信部同时启动了“企业微课”,加强中小企业线上培训。据统计,目前已上线课程超过了370多门,总访问量达830多万人次,“企业微课”在疫情期间推出“三送”服务:送政策、送管理、送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公益服务。

为推动各省上下联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工信部还注重点面结合,在优先支持汽车、电子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行业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还按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优先次序,梳理形成了50家大型龙头企业和7000余家核心配套中小企业的名单。

数字化赋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发挥出独特作用,尤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表现出较强的需求,对此,工信部也采取措施,从“恢复、培新、通链、提升”等方面,以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

所谓“恢复”,就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疫情的防控、促使中小企业尽快地恢复生产运营。

“培新”,是指加快发展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新模式,从而培育壮大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的制造新业态。

“通链”,主要是指搭建供应链、产融对接等数字化平台,从而帮助中小企业打通供应链、对接融资资源。

“提升”,主要是指推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的改造,从而实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

“为了确保这八个字的落实,我们也安排了一些专项的举措加强推广的力度。”秦志辉介绍,一是广泛征集一批技术力量强、服务效果好的数字化服务商,优秀的数字化服务产品以及相关的服务。二是总结推荐一批数字化赋能标杆中小企业的案例,从而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三是组织“创新中国行”、中小微企业云服务大会、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高端论坛等一系列的活动。四是利用“企业微客”等线上平台,开展一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相关方面的技术培训。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