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破解用工难服务企业有妙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朱磊 李长龙 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合肥经开区内复工复产后的联宝科技PC生产线 |
在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电脑主板自动化生产车间里,戴着口罩和手套、穿着防静电衣的工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自春节以来,这家企业已累计拿下300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订单,价值百亿元,其中七成将出口到海外。
企业开足马力、全力生产,用工保障和员工上岗是关键。自2月10日以来,合肥经开区采取用工激励、共享员工等精准措施,为联宝科技这样的重点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缓解了用工压力。3月23日,联宝科技的整体复工上岗率达95%,产能基本恢复到疫情发生前水平。截至目前,合肥经开区内重点企业的员工上岗率已达93.6%。
“共享员工”新模式
“区工委、管委会领导包保到户、下沉车间,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协调,全力以赴解决企业用工难。”合肥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早在企业复工前,该区就成立了由区人社部门牵头,经贸、卫生、应急、公交等7部门联合组成的重点企业用工保障组,从人力资源、政策补贴、医疗防护、交通保障方面开展精准服务。
同时,精准制定企业用工激励措施,专门出台了企业定向返岗包车补贴、新增就业补贴等“硬核”政策。其中,企业定向返岗包车补贴为全省首家出台的补贴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包车、企业间拼车等“点对点”方式,接送来源地相对集中的返岗员工,包车费用给予全额补贴,重点企业包车接员工返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省市小微企业新增就业补贴的基础上,经开区将新增就业补贴扩大到所有企业,实行企业全覆盖,既解决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难,又缓解了用工企业的招工难。
疫情期间,餐饮酒店等服务业因暂缓复工导致员工就业难,工业企业等又出现用工难,在此情况下,合肥经开区创新推出“共享员工”用工新模式。一方面实行“市内共享”,让餐饮酒店等行业员工与区内重点企业“员工共享”;另一方面推进“省际共享”,四川长虹、江西长虹为该区长虹美菱,上海华铁旅服为该区联宝科技分别送来“共享员工”。截至3月18日,经开区通过“共享员工”用工模式已解决人员上岗2000余人,实现了稳就业和解决用工难的“双赢”。
1.5亿元支持
企业渡难关
去年11月,中国合肥人力资源产业园在合肥经开区开园,目前已集聚3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区内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合肥经开区人社部门积极指导、帮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同步复工,与重点企业同频共振。“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机构,在为区内重点企业送工过程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合肥经开区人事劳动局局长刘干介绍说,自2月10日以来,全区已复工的4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累计为区内重点企业送工19310多人。
企业“老员工”带“新员工”,不仅企业招聘成本低,而且员工稳定性好。合肥经开区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老带新”,一方面由重点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政策,对推荐成功的老员工给予1500—2000元不等奖励,有的企业对推荐成功的老员工最高可给予4300元奖励;另一方面,经开区也配套补助政策,对区内重点企业通过“老带新”招聘的新员工,按3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随着疫情阻击战的“节节胜利”,复工复产已成为全国上下共同推动的大事。为夺取防控与发展“双胜利”,合肥经开区从政策、服务两方面入手,安全、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已取得卓越成效。
日前,合肥经开区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十三条措施》,这让园区存在实际困难的企业欣喜不已。
记者了解到,合肥经开区的十三条措施,从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缓解企业用工困难,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免和缓缴相关税款6个具体方面助力园区企业在疫情防控下生产平稳运行,总计有1.5亿元资金支持企业渡过难关。譬如对为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的创业基地、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双创平台,按实际减免租金的70%给予补贴;对受疫情影响导致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可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对受疫情影响办理税款缴纳有困难的企业,可依法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超过3个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