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国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国资
 

2020年3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新基建”赋能后“疫”时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江金骐

王利博制图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肆虐的疫情让诸多社会公共服务几乎停摆,但以5G、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等为代表的“黑科技”,在医疗、配送、巡检等方面大显身手,屡建奇功。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当此之时,《中国企业报》记者观察到,“新基建”从信息通信领域开始,迅速刷屏。

“目前参与‘新基建’最多的是央企,效率比较好的股份制企业。”3月21日,在一场以“新基建、新动力、新机遇”为主题的视频直播中,华为中国5G创新部部长王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李季等与会嘉宾认为,这些企业一直走在技术运用前端,一直接受新的管理思路,在构建未来社会新的“循环系统”中,早规划、早研发、早投入、早建设的企业,一定蓄势更足、动能更强。

推动新业态

其实,“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主要包含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20年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再提“新基建”。这次疫情防控有关新技术的应用,无疑又为“新基建”发展按下“快进键”。

“国家此时重点提出加快发展‘新基建’,不仅能减缓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还将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打下坚实基础。”有专家表示,随着5G网络的逐步完善,“基础应用+X”的模式,将继续在工业、交通、教育、旅游等行业快速复制,形成庞大的5G行业应用矩阵,推动众多新业态形成。

比如,江浙沪皖长三角地区,已经启动打通基于支付宝上健康码的互认,实现经济带内安全的数字化的人员往来;河南企业通过钉钉,实现了安全有序的复工复产;江西政府通过支付宝上的“赣服通”平台,让数字工具成为疫情期间民生服务的主渠道;海南则活用淘宝直播,市县区干部上阵,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就这次投入抗“疫”一线的服务机器人来说,大多由原用于公共场所的服务机器人改造而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服务机器人,参与抗“疫”前,已在中国二十多个省份的公共场所投用。由此,集中体现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其潜力之大,难以想象。对此,最近更新的IDC《全球机器人及无人机支出指南》显示,中国机器人和无人机及相关服务的支出额持续高速增长,到2022年将达到805.2亿美元,2018—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7%。该指南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22年将占全球总量的38%以上。

考虑到疫情冲击宏观经济,加之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下一步,基建稳投资、稳增长将成为先手棋,而“新基建”发力也顺理成章。其中的特高压,作为“新基建”七大典型的产业之一,不仅明示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提质振兴的方向,而且,在业态建设上,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等诸多优势。

央企领衔大格局

毫无疑问,特高压作为“新基建”的重点建设项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3月11日,在一次视频调研会上,国家电网强调:发挥特高压产业带动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据国家电网基建部最新口径,国家电网全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811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3600亿元,整体规模5411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继特高压后,国家电网还将加快另一“新基建”领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速度。

目前,国家电网的特高压技术和产品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特高压建设技术含量高,投资巨大,商业化市场也很大。该公司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经输出到巴西、巴基斯坦等国家。在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全国将形成1.02万亿元的市场。

如果说特高压是“新基建”的典型领域,那么5G是“新基建”的重中之重。

公开信息显示,以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巨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以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简称“中国电子”)等为代表的科技型央企,近年均在大幅投资“新基建”项目。

中国电子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为主营业务的大型骨干央企,核心业务分布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是中国网信领域的支柱力量,今年2 月正式推出国产化 PKS 体系移动办公平台,为许多机构提供了灵活便捷、安全合规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20年计划建成30万个5G基站。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共同建网,今年计划前三个季度完成25万个5G基站的建设。

据了解,到2020年底,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累计建成60万个5G基站。

除了针对特高压、5G在加紧研发、投资和建设,在这次疫情中凸显的数字化需求,也在“新基建”中有体现,如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这也是建设能源互联网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央企在“新基建”中将会有更多的表现,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工业化、高质量城镇化,服务于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重产业链协同

目前,在整个中国基建投资中,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等方面尚未公布关于“新基建”投资的统计。不少专家认为,尽管目前“新基建”投资规模较小,不足以撑起稳投资、稳增长的重任,但这并不影响“新基建”成为2020年中国经济的热门话题。

“原因在于‘新基建’不但更注重于硬核科技,对上下游产业链来说,还带来很多机遇。”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室主任伍声宇表示,发力“新基建”时,一定要注意促进电网本身和经济社会的双重进步。

以“新基建”对国家电网的上下游产业链作用为例,伍声宇认为“新基建”既能够纵向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赋能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整体优化;又能横向打通各基础设施、各能源品种的壁垒,实现融通增效;更能带动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所以,从产业链协同角度来看,与特高压相关的,包括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产业链,各产业之间在发展上环环相扣,彼此之间的带动力极强。

“‘新基建’不是简单的硬件投资,而是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体系承载。”王法以5G为例分析认为, 5G产业链覆盖更广,上游产业主要包括芯片、光器件、射频器件,中游产业主要包括基站、传输设备、基站天线,下游产业主要包括运营商市场和终端设备市场,尤其是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的结合,带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比如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物联网、智能医疗等,将给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由此可见,“新基建”对各行业的利好,不只是项目本身,它还是不少新兴产业的依托,不久的将来,全社会的产业链条或将在此无缝衔接。对此,《中国企业报》记者通过梳理相关信息,发现中国31个省区市中,有25个省区市在最新公开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表中,都提及“新基建”。

由于“新基建”项目的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投资风险较大等个性化的特点,部分国资专家认为,短期内,全国性的“新基建”项目主要由央企承担,地方性的“新基建”项目由地方国企承担,部分央企和大型地方国企将成为后“疫”时代的“新基建”主力军、产业链协同主导者。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