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融合 更新
——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破题“后工业时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高建生 吕晓艺
“201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17亿元,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202.45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750.72亿元,增长9.4%;规模工业增加值204.07亿元,增长9.1%……”
3月4日,在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的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全区工作会上,这份成绩单向与会人员展现了该区稳中向好的态势,以及工业经济全速奔跑的“热度”和“速度”。
“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也要切实打赢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攻坚战’。”工作会上,漳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蔡丽芬提出要求。
自2012年1月获批正式成立以来,如今的漳州台商投资区已步入后工业发展阶段。从数量攀升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成为当下台商投资区实现产业与城市同步升级的核心命题。
那么,漳州台商投资区将如何破题?
工业升级明确新起点
强化产业思维和工业思维,持续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漳州台商投资区的破题思路是:透过工业促全局,实现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第一步,明确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工业基本盘。经过调研论证、科学谋划,漳州台商投资区逐步走出了“一个龙头企业、一批配套企业、一个产业集群”的集群发展之路,形成特殊钢铁、汽车汽配、电子家电、食品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等五大产业体系。
2019年,这五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 634.62亿元,比增12.9%,拉动规模工业产值增长10.7个百分点,成为引领带动全区工业加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第二步,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依托文圃、龙池、福龙等“旧三区”,台商区通过“壮二进三”和同类工业集中转移的方式,推动灿坤、长春化工、福欣特殊钢、联盛纸业、统实、凯景等一批企业相继增资扩产,推动产业向品牌化、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工业经济逐渐向中高端迈进。
且看成效——联盛纸业、福欣特钢2家企业在去年跻身福建百强企业,实现了该区福建民企百强企业零的突破!
第三步,培育新兴产业,实现“双轮驱动”。一方面,加速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推动现有主导产业向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方向转型;另一方面,引进一大批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等项目。
在2019年漳州花博会项目现场签约仪式上,漳州台商投资区2个项目参与签约,总投资21亿元。其中,希泽液体糖项目总投资约4200万美元,新建液体糖及生物科技产品研发;中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拟投资17亿元,投资建设食品产业园、环保产业园及绿色商务园。
数据显示,2019年,台商区2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03.1亿元,同比增6.32%,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 274.58亿元,同比增20.5%。
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技术不断涌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个全新升级版的漳州台商投资区工业经济新格局呼之欲出。
对台融合探索新路径
对台,是漳州台商投资区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优势。目前,区内常驻台商台胞500多人,在册台资企业127家,总投资53.81亿美元,分别占外资总数64.77%,投资总额77.08%。
围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目标,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中,漳州投资区的破题之道是: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
政策先行,贯彻落实有力度。台商投资区打好对台先行政策“组合拳”,认真落实国家22部委新出台的对台“26条措施”和各项惠台政策,复制实施11项自贸区通关、检验检疫便利化措施,并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让区内台企享受与自贸区同等政策;发挥台企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作用,已为台企便利化结汇92笔,金额达6.6亿美元;率先在漳州市开展台商台胞金融授信试点,为区内台商台胞授信15.7亿元,让台商台胞更有获得感。
产业引领,合作发展有深度。既重视区内台企增资扩产、转型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同时,招引更高质量的台企,并引导台企投资新兴产业。台企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高新技术台企产值占比由5%提高到12%。
如今,海峡两岸(漳州)设计创意中心这一对台载体已建成投用,并招引3家企业入驻。去年12月,第四届海峡两岸(工业)设计大赛在台商区举办,并将永久落户。
用心用情,创业生活有温度。漳州台商投资区加快规划建设台商会馆和台湾小镇等对台载体,创造条件留人留心。在城市规划中,融入更多台湾元素,让台胞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在文化纽带上,用好保生大帝文化等独特文化资源,促进情感融合、心灵契合。
2015年,台商投资区专门建设了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并设立2000万元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发展基金,现已吸引38个创业团队。并且,该区还鼓励支持台商台胞办理台湾居民居住证、住房公积金业务,使台商台胞生活更加便利。
2019年11月19日,在创业基地,台胞台企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正式揭牌。该工作室将通过常规服务、驻点服务、司法服务、多方调解和上下联动等方式,前移调处工作端口,积极化解涉台纠纷和服务台胞维权、创业就业工作。
毫无疑问,投资区已成为漳州服务台胞台企的先行窗口和前沿阵地。
城市更新优化新布局
上了年纪的台商区人,应该不会忘记改革开放前的模样,整个镇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窄小的324国道是一条土路,汽车一驶过就尘土飞扬,辖区也没有像样的企业。
如今,从高空鸟瞰,现代化的楼群与古朴的街村缠绕在一起。每逢夜晚,新城和古镇,处处霓虹闪烁,流光溢彩,一半时尚、一半古老。
作为厦漳同城化的“桥头堡”,漳州台商投资区在如何立足更高层面和更宽视野谋划城市发展时,破题核心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在规划上,台商区强化城市新区意识,遵循“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完善提升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加强城市天际线、主色调、疏密度、景观带的建设引导,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景观风貌。
同时,强化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等城市功能规划建设,推动新鸥鹏教育MALL、国贸智谷等项目加快落地,促进人才、业态加快集聚,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在建设上,坚持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大手笔地投入巨资用于配套设施建设,引资数百亿元投入城市综合体以及住宅新区建设,兼具四大特色,建成“绿城、水城、花城、文化名城”。
如今,万达广场、万益新城、万星新城、中骏四季阳光等27个楼盘大组团,共同撑开新城的宏大格局。“花田美事”200亩四季花海让新城增添了与众不同的魅力;改造中的排洪港水系(原角美港),化身一道城市绿色长廊景观;东美曾氏番仔楼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厦门地铁6号线漳州(角美)延伸段工程如火如荼建设中,向“地铁时代”加速迈进……
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服务业脱胎换骨。楼宇经济、城市会展经济、旅游经济,在台商区风生水起。结合文保、侨乡、温泉等旅游亮点,该区鼓励开展夜间经济,吸引客商、游客等外地人士在区内住下来,拉动住宿、餐饮、旅游、商业等商业发展。
“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我们的目标是建设高颜值、高素质的工贸新城。”漳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陈艺章强调。
借助厦门和漳州的强强两翼,一座实力雄厚、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宜居新城、生态新城正在强势崛起。曾经的一纸规划图,正越来越生动地用“实景”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