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跟不上“战疫”节奏?新方法来了!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梁隽妤
防治疫情,最关键的是治疗药物、方法、疫苗和检测。2月13日开始,湖北和武汉改变了疫情统计方法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其中的关键就是为了应对以前确定病例时费时的检测方法导致排队检测、无法收治等难题。中国科研人员最近研发出一种低成本、便捷式、快速准确的检测系统,据评估有望对繁杂的检测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钟南山院士曾在多个场合指出,本次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及时确诊是重中之重,就是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但截至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携带者的确认工作仍然是难题之一,一直没有一个便捷高效的确认方法。目前检测方法全部采用的是核酸检测,这一检测方法必须由医护专业人员操作医疗专业检测设备,检测所用的试剂盒严重短缺且成本高昂。
对此,新的检测方法一直是专家们重点攻坚的课题,包括钟南山团队在内的很多专家团队都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
恰时,在《中国企业报》集团、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等多家机构的支持下,广西贵港华堂天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挥了其2019年构建的中国微生物科技产业院士博士专家团的科研力量,联合了国内外众多院士、博士专家们,开启了“新型冠状病毒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应急项目之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应急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申请生产最新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统产品。
据中国微生物产业院士博士专家团召集人、项目发起人樊海麟介绍:“最新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统是在疫情爆发后,广西贵港华堂天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快速响应,发起并组织微生物科技产业院士博士专家团包含王晓娟、刘晓竹、徐海、汪俊、王维、秦滔等一批的博士研究专家,进行专题攻关项目研究,项目于1月底启动,现在已进入研发生产的最后阶段。这个项目是基于ACET+LIF 光谱快速蛋白质分析仪和主动运输蛋白质以完成蛋白质快速检验科技基础上,针对此次疫情紧急攻关,我们的要求是研发出在一分钟内完成抗原、抗体等微粒检验的仪器进行改造的科研项目。”
据介绍,樊海麟团队申报的这项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统项目与现有的冠状病毒检测方式对比,有很多显著的优势,可在潜伏期确诊以遏制病毒蔓延,可检测出无症状早期病毒携带者,并确诊疑似病例;本系统前端检测部分为便捷式设备,方便携带,通过对被检者血液样本,可在30秒到5分钟内给出检测结果,而机场、车站、社区甚至家庭中非医疗专业工作人员经过线上培训都能上手操作。樊海麟说,如果这项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统能够量产,会从源头上对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扩散发挥较大作用。
与传统检测的方式相比,可用于快速筛查无症状、无发热感染人群或者监控隔离人群,杜绝病毒进一步传播。它具有很好的广谱性,只要有病毒样本,即可快速检测出携带相同病毒的动植物,可为病毒的发现、监测、防疫提供更好的支持。
项目创始人团队刘晓竹博士已于2010年在田纳西联合Jayne Wu教授团队,共同把微粒操控技术应用到传染病检测中。2016年,刘晓竹博士回国对这项技术产业化,得到重庆政府和投资公司等机构资助,已经投入资金约1500万元。目前在人流感和牛、猪传染病方面完成了23项验证。当前计划完成新冠病毒的快速现场检测,本系统曾在同为呼吸道疾病的甲型流感病毒的检测上验证过,与RT-qPCR检测弱阳病例相比,灵敏度达到其9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时,正值春节期间,樊海麟团队的院士博士专家团也分散在世界各地团聚春节;此次,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统团队骨干研发人员在疫情发生时,立即启动线上工作协调,2月初开始调集骨干至实验室集中,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统项目负责人王晓娟博士说,该项目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正在协调生物原料和芯片厂商。
近期从国家层面也对这类科技研发项目给予了关注,科技部发布了《科技部关于发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指出,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组织社会科研机构及企业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项目申报。通知对申报项目的要求为:聚焦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现场快速检测的应急需求,能够对疑似患者快速诊断和密切接触人群进行现场筛查。这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和催化相关研发工作的开展,樊海麟召集组建的中国微生物科技产业院士博士专家团队也将迎来政策方面的支持,并将对其合作者产生良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