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质创效展风采 百年哈站立新功

——记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保民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马国玉 刘明 李建国

张保民现场施工调查

张保民,1969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现任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获“第十七届全国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湖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2019年度北京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等荣誉。在哈尔滨站改造工程中铸就了百年老站的重新屹立,于2019年被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授予中国中铁工程项目“创效功臣”荣誉称号。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会城市,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上的重要枢纽。2015年,为了配合“一带一路”和“龙江丝路带”建设,国内最后一个进行改造施工的省会级火车站动工。百年老站改造工程历时3年建设、200余场封锁施工,于2018年12月底顺利开通。从2016年8月进场施工以来,张保民作为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哈站改项目经理,严格按照哈局和指挥部部署,结合现场实际,强化配置,科学管理,超前谋划,统一思想,强化责任,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8.30”、“11.30”、“9.20”等开通任务。在电气化铁路领域,有人形象的比喻信号是眼睛,通信是耳朵,电力及接触网是血脉,变电是心脏,调度楼是大脑,处处都事关路网畅通和行车安全,不能有半点差错。而哈站改具有专业多,单位多,技术新,工期紧,冰冻期长,封闭点短,施工难度大,安全压力大,协调工作量大的特点。且地下管网纵横交错,产权单位千丝万缕,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减少对车站运营的影响,大部分施工安排在凌晨1—4点间的天窗点,而寒冷的哈尔滨雪夜气温低达零下30摄氏度。张保民不惧严寒每天在现场盯岗指挥,因为他明白给百年老站换新装,既要将正在使用的设备更新换代,又要保障正常运营,犹如在心脏动脉上做手术,一刻也不能松懈。

哈站改2017年“8.30”南北转场由8场Ⅱ级施工和1场Ⅰ级施工组成,其中Ⅰ级施工分7个作业面,集中在11个小时完成,涉及信号、通信信息、电力、接触网、给排水、暖通6个专业同时转场开通施工。为满足哈站四电紧随站前南北转场开通“零”工期需求,面对巨大的施工难度挑战,张保民采用“提前介入、见缝插针、相互配合、同步实施”的方案,500多人同时投入转场施工,有效克服交叉施工的相互影响,如期实现“8.30”南北转场和整个哈枢纽的按期开通,为后期项目多个重要节点的如期完成奠定了基础。紧接着路局提出2018年底全站开通的重要目标,此时的哈尔滨已逐步进入冬季,实际上仅有7个月时间来完成项目剩余近一半的施工任务,紧张程度不亚于刚结束的转场施工。张保民发扬“活歇人不歇”的精神,利用东北地区冬歇和春节假期时间,深入总结项目上半程施工经验教训,组织专家组对剩余施工进行了全面策划:对施工组织、人机安排、物资供应、财务预算、合同结构等进行全方位安排;对各专业关键岗位进行了施组交底。最终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了开通任务,并带领项目部在2018年哈局两次信誉评价中均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自项目部进场以来,张保民成立“创新创效工作室”,提出“预配工厂化,加工自动化”的管理理念,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了集自动上料、进给、对钻、画线、切割等为一体的接触网腕臂预配自动化平台和整体吊弦预制平台等设备,实现了标准化、程序化、自动化的要求,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保障了安全质量。接触网预配中心承担着电气化物资的存储、配送、测量、计算、预配加工等工作任务,为项目后期顺利开通提供了先决条件。该项自动化一体设备还获得三项专利证书,分别是《一种铁道接触网腕臂零部件紧固平台》、《一种铁道接触网预配工位间自动往返检验平台》、《一种铁道接触网管材流水线自动画线装置》。

在信号设备采购期间,为了保证列控、联锁、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融雪、CTC等设备与既有设备统一,减少接口限制,必须选择与既有设备一致的供应商。在设备招标过程中,价格谈判难度极大,原因在于设备厂家最终报价超出预算价格,导致多次废标,严重制约了工期进度。他对整个项目进行统筹后提出采取打包采购方式,通过与全路通厂家合作,由全路通提供设备及技术集成。由于打包后中标单位中标合同金额更大,降价力度也更大,大大节省了设备采购成本。

张保民在为哈站“量制”新衣期间用优质精品工程向全国展现了风采,用最实干的吃苦耐劳精神体现了武电人对铁路事业的情怀。百年哈站,百年创举,百年机遇,百年丰碑。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风起扬帆时,能者立潮头。他将始终秉承“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打造国内一流、全球知名的绿色智能轨道交通四电系统集成企业”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为“铁路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