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年 1000万吨CPF3惊艳亮相 两河流域再添璀璨明珠
——记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设计分公司哈法亚油田地面工程科研攻关团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房昆 邢明 杨建
伊拉克哈法亚千万吨级集中处理站 |
伊拉克哈法亚项目是中国石油海外最大规模的作业者项目,是中国石油中东油气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海外能源战略的关键布局。油田建设总规模2000万吨/年,整体规划,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12年6月投产,被誉为伊拉克“速度最快、执行最好”的项目;二期工程于2014年8月投产,集中处理站CPF2被当地人盛赞为“艺术品”;三期工程年1000万吨CPF3于2018年9月投产,油田总处理规模达到2000万吨/年。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设计分公司承揽了该油田地面工程的开发方案编制、概念设计、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在三期项目启动之初,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刘中民为项目定下了“瞄准世界一流,打造海外高端品牌”的目标。
哈法亚原油为“六高”原油,原油外输指标严苛,较国内同类原油严格5—10倍。一次建成1000万吨重油集中处理站,规模之大世界罕见,无从参考,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标任务,项目执行难度极大。分公司总工程师、技术总负责人张红带领项目团队与多家国际顶尖工程公司进行深度技术交流,全面了解国际前沿技术,并进行技术对标,制定技术路线,优化设计方案,通过科研攻关实现了“十项”技术创新,取得了20项专利,5项技术秘密等。经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团队的研究成果“单列单台300万吨/年重质原油处理工艺及配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并被评为石油工程建设科技进步特等奖。
“单列单台300万吨/年重质原油处理工艺包”将原油生产中的油气计量、分离、加热、深度电脱水、电脱盐、原油稳定、储存等系统持续进行了深度论证和优化,最终形成了标准化原油处理流程,解决设备大型化、高效化、快装化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形成了丝网叶片复合式除雾技术、大型高温高氯高硫超级双相钢换热技术、交直流复合电脱水和智能响应深度电脱盐技术、高硫重质原油脱硫稳定技术、罐顶多点载荷分布技术,提升了油田处理指标,减少了设备数量及尺寸,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环保效果优良。
针对油田含H2S、CO2、高含盐,同时伴有地下水位高、土壤电阻率低、服役工况苛刻等特点,团队研发并形成了高硫高盐油田材料选择图谱及指南、玻璃钢评价和应用指南等一系列技术,解决了高硫、高盐油田腐蚀控制和材料选择的难题。
哈法亚油田三期地面工程,成功应用了300万吨/年油气处理工艺包及各项配套技术,为中石油在海外大型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持,推动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同时,该成果为高效、稳定、安全开发类似海外大型油田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设计分公司作为哈法亚油田地面工程唯一的技术支持单位,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耕细作,追求卓越,持续发挥设计龙头引领作用,为工程建设公司打造了海外地面工程建设精品工程,并将持续为中油工程建设成世界一流油气工程综合服务商提供有力支撑,为中国石油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贡献力量。
【哈法亚油田特色】
“三大”——
1.伊拉克哈法亚油田是中国石油作为作业者在海外运作的规模最大的油田,油田地面工程设计总规模2000万吨/年;
2.三期CPF3工程,一次建成年产1000万吨/年重油集中处理站,世界同类最大;
3.单列、单台设备重油处理300万吨/年,世界同类最大,国际领先。
“六高”——
哈法亚原油高密度、高粘度、高氯离子、高H2S、高CO2、高气油比。
“十创新”——
1.首次自主研制国内第一台、尺寸最大超级双相钢浮头式换热器;
2.首次引入“蝴蝶结安全分析”等20余项评价技术,分析手段国际领先,保证工程本质安全;
3.首次使用多专业协同设计平台,全数字化设计,实现安装零碰撞;
4.首次应用伞形多孔式火炬头+智能空气配比消烟技术,重油伴生气火炬无烟燃烧;
5.首次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大幅提高多点载荷下的带肋球壳罐顶承压能力,达10倍以上,填补行业空白;
6.首次在含硫、重组分湿气环境下,采用高精度气动调节罐顶密封系统,站场无味、环保;
7.首次在高腐蚀环境大型站场全面采用玻璃钢地下管网,管径最大24英寸;
8.首次在海外采用卧式深床核桃壳过滤技术,大幅提高处理效率;
9.首次将大型站场管廊设计标准化、体系化,提高设计效率,精准开料;
10.首次采用电脱水、电脱盐自循环掺水工艺,提高电脱水脱盐效率,节水率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