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8版:湾区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8版            湾区经济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变革中寻路——精英共话机遇与挑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何芳

在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大时代大湾区大机遇合作峰会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6位精英级企业家,围绕“创新与发展”的话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观点碰撞

12月22日,在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大时代大湾区大机遇合作峰会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6位精英级企业家,围绕“创新与发展”的话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观点碰撞,引起了与会者高度共鸣。

政策红利是最大的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自中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大湾区建设和“湾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我举一个小例子,深圳市南山区的一个街道办十分钟路程的地盘就有包括恒大、华为、大疆等在内的112家上市公司。”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德爱教育集团董事长缪国乐认为,政策红利是大湾区发展的最大机遇。他列举深圳南山区借助改革开放东风,实现了经济翻天覆地变化来印证他的观点。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看准了变动的国际形势以及大湾区无可限量的发展未来,远征国外商海数十年的华人企业家也更加重视国内发展。“我在澳大利亚生活了几十年,我同时在深圳这边也有自己的企业,我经常往来于中澳之间。”澳中企业发展联合会联席主席陈卫东表示,他看到了深圳在不远的将来有望成为大湾区领头城市的必然性,所以他更加重视深圳和国内市场。

不仅如此,外商们也不断进来。国际中小企业联盟协会马来西亚分会主席KENNY(林江坡)表示,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让全球贸易遭受重挫。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这是推进和完善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最有益的一个探索,是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重要贡献。“作为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商人,我将带领企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并借助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走向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乃至全世界。”

大湾区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大湾区的南沙和前海值得关注,我们大湾区最大的关键核心点是软联通和硬联通,前海对接香港,南沙则是大湾区里面政策最宽松的。深圳的地方就2000平方公里,以后怎么办?”缪国乐认为这需要引起思考和关注。

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和挑战是一对孪生兄弟。有机遇的地方布满挑战,有挑战的地方也充满机遇。

“其实机遇无处不在。”澳蓝智康科技集团董事蒋万豪从个体所处大时代坐标的角度谈了机遇和挑战的关系。他认为,敢拼才会赢。

在他看来,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那一代企业家是在政治风险挑战下抓住机遇,从而翻转和改写了人生。80年代末至90年代则是出现了股份制改革的机遇。2000年的时候,一大批人抓住了房地产和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在当前新时代下,以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主的信息技术将是新一轮风口。

广州蒲公英时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统文认为,正是抓住了深圳在大湾区战略下的教育发展机遇,他的女子学堂事业才能在创业一年半就得到迅速成长,目前已经在全国120个城市落地,拥有30万会员。

企业习惯从宏观大势中找机遇,从微观个体层看挑战,机遇是相同的,不同的企业面临的挑战却各异。许统文透露,自己企业的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企业的初心和战略迷茫,以及产品质量把控。

作为外贸型企业,缪国乐看到的是即将于2020年1月1日实施的《外商投资法》为基础的新的法律体系对国内企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外商投资法》将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并全面取消负面清单之外单独针对外资的限制措施,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这意味着所有企业都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做事业,我认为一定是要找到‘A级同频’的团队,我觉得人对了,其实所有的挑战都不是问题;人不对,机遇再多也没用。上下同欲者胜。”蒋万豪说。

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要站在未来看现在,站在深圳看中国,站在香港看全球。”蒋万豪表示,他关注的是2020年如何快速进行自己“1+10和1+30”模式的实体落地。“1+10模式,是指我们将以香港为圆点辐射十个国家的事业部;1+30模式指的是以我们深圳的公司为圆点,向国内城市辐射30个事业部。”

紧跟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才能驭势者赢。在缪国乐看来,未来的新经济一定要跟着国家乃至于全球的大势去走,“我觉得未来三年到五年绝对是数字经济的浪潮,看我们能不能把握。”

陈卫东也认为,企业应紧跟大时代发展方向,大胆跟随国家“一带一路”积极出海走出去,“这既是挑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一个大的机遇。”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