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4版: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微生物科技产业峰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4版            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微生物科技产业峰会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微生物科技产业峰会”专家观点集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党委书记胡德平:

科技就是从无到有,产业就是从有到多。科技型企业,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特别在微生物产业化领域上,现在到了攻坚阶段,因此对这一学科的技术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把科研中的设计模型、公式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这将是一项创新性发明。

广西贵港市副市长农卓松:

微生物科技作为现代前沿科技,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其产业经济价值不可估量。近年来,我们聚焦微生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微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微生物科技创新创业发展,推动我市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组建“微生物产业科技博士百人团”,借助博士及专家智慧,为贵港科技产业出谋划策。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微生物在农业废弃物利用中起关键作用,也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微生物技术和产业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乡村振兴中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希望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凝聚共识,聚合力量,共同推进农业微生物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蓝图“添柴加火”。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树恒:

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对于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一直关注本领域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应用,成立了生物资源、生物医药、食品科技、人工智能等专业委员会,有效积累了专业、行业和专家资源,与科学家、企业家一道,共同推动我国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原所长方荣祥:

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微生物产业巨大。微生物有益有害,因此要求我们对微生物产业既要抑制不好的地方,又要发挥它有用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讲一定是朝阳产业。微生物产业“又新又老”。新的产业微生物不断的更新,包括基因编辑、微生物对健康的影响等,因此要不断科研,不断推广,让微生物产业又好又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

宏观和微观结合研究,科学决策发展。在宏观上了解一些地质、基本生态方面的现象,而微观方面要进行更细小的研究。研究改善农业环境乃至人体菌种的平衡,必须要结合宏观、微观层面,才能实现飞跃发展。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微生物组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宝利:

微生物无处不在,但却是以群体的形式来发挥作用。影响人体的健康有三大要素,人体基因组、环境因素和人体微生物组,而人体的微生物最容易调整。未来的人体健康问题,一定要通过微生物组来调整,这个产业的前景非常大。因此,微生物所愿与各方联手,把中国的微生物组产业做好。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委副书记、区长黄英梅:

微生物科技作为现代前沿科技,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产业经济价值不可估量。近年来港北区聚焦微生物战略产业发展,先后引进龙头企业共投资100亿元的6个微生物产业项目。同时加快建立微生物科学研究平台,积极推动微生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把贵港市建设成为国家级微生物科技产业城,使微生物产业成为引领广西贵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

中国企业园区国际合作联盟生物科技委员会执行主席、广西贵港华堂天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樊海麟:

贵港东方传奇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经过23年对微生物菌群生态系统研究应用的基础上,创立了“微生物樊氏法”,把“微生物樊氏法”应用到微生物肥料领域,可改善恢复土壤失衡系统;“微生物樊氏法”可把药物有毒成分或产生副作用的药物成分分解成无毒无副作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