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9版: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区块链企业峰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9版            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区块链企业峰会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蔡弋戈:银行的数字资产新时代

来源:中国企业报  

腾讯虚拟银行区块链负责人蔡弋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我分享的主题是《银行的数字资产新时代》。

众所周知,作为我们区块链过去的项目来讲,做了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的平台——“微企链”, “微企链”模式其实是资产的概念,麦当劳一个供应链负责人说过:“我们之所以推动供应链金融,是为了帮助更多供应商获得便宜的融资,这样的话可以帮助他们稳定供应链条,帮助麦当劳这样级别的核心企业健康维护它的供应链。”这个事情实际上是我们做区块链供应链模式的初衷,去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样一个模式是数字资产的概念,我们把这样核心企业的机遇,一笔应付账款做确权之后上链,转化成一笔数字资产,这样债权在链上可以做多级的拆分,流转到整个下游的中小微企业里去,帮助中小微企业去实现它的融资问题。其实本质上我们已经在做应付账款传统的金融产品数字化。

我们在2017年底与深圳税务局成立了一个治税实验室,第一个项目就是区块链发票,这个项目帮助我们解决目前发票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发票有什么短板,现有的发票比如说对于企业的财务,像电子发票,其实往往是需要全部打印出来的,要重打,原因就是因为在输入系统里我们并不知道一张发票开出去之后,有没有被报销,流转到什么环节,这个是断档的。对于开票企业来讲也是很麻烦的,首先要买税控盘,其次需要每个月申领发票,包括开票上线也要申领的。原来的系统把发票当做一种信息,对税务局来讲做税务管理存在“一票多报”的问题,但做数字资产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从资产的交易、流通等等全闭环,对于税务局来讲每一张发票开出去之后,在整个中后台都能看到发票的流向,有没有被报销,对整个税务治理成本大幅降低。这个项目目前已经有累计1000万以上的开票量,在深圳有7000多家企业加入进来。整个开票金额也有到70多个亿,目前在云南开始形成新的尝试。这样模式根本把信息流转变成一种资产流转,我认为这是区块链带给我们社会的一个根本的价值所在,把信息变成一种价值的流转,这是很大的一个转变。

我们看看传统银行的无人区,目前中国的银行业对比来讲,还是在国际上比较领先的。因为当我们看到像欧洲、美国、美洲的一些银行所谓的开放银行,他们在尝试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事情中国银行有做过,比如银企直联,其实中国很多创新的尝试已经都做了,我们国内是相对比较超前的。目前我们觉得银行在区块链上有什么新的机遇呢?我们认为有两大方面,第一大方面有利于把银行的整个运营成本大幅降低,比如说财务成本、合规成本、身份识别的成本等等,因为银行要做KYC,运营成本大幅降低。我认为区块链会给未来数字银行带来机会。

第二个机会是银行+区块链的新机遇,数字资产领域的可能性。大家也知道Libra,这是Facebook要发行的稳定货币,背后锚定的是法币,未来生态很广阔,基于Facebook的生态伙伴,比如像打车,Uber这样的生态合作伙伴进来之后,可以覆盖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未来做到这一点,真正把区块链技术通过Libra带进千家万户,我认为这是有很大的可能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是Libra也有它的不足,整个设计体系监管不够的,这也是它为什么会受挑战的原因。银行在这个环节里恰巧是一个拿牌照的合规机构,未来我认为在这个领域,对数字银行来讲是有新的机会。香港证监会对银行虚拟资产交易所颁布牌照,逐步正规化,会提出新玩法的要求。

国内DCEP项目发布之后,我认为会给未来带来深远的影响,作为数字银行新型化也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银行传统业务里,跨境汇款成本很高,比如港非汇款,用户每笔支出要大于20港币,但是用区块链有可能降到10港币。

未来银行业务有2C/2B两方面,2C会拓展资产流转的区域、拓展个人资产服务范畴、拓展资产的流通形式。2B升级改造传统银行业务,票据、供应链金融,探索开放银行的能力,可以搭建新的基于联盟链的一些体系的能力。

未来,我认为随着区块链的加入,在银行这个领域里,新的金融领域里会形成一个更开放的新的战场。

(本文根据蔡弋戈在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中国区块链企业峰会上的发言整理,有删节。)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