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综合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炼成了国际领先水平

——记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科技型矿山建设实践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家会 赵冰峰 杨建

普朗铜矿全景图

11月2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发布公告: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联合中国铜业、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南大学、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研究的“特大型贫矿床超大规模低成本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成果评价报告显示,科研成果创造了多项科研奇迹和优异经济效益,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高海拔、低品位、特厚大矿床资源高效经济开发开创了大规模、安全高效、低成本开采新模式,有力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量身定做制高点

地处滇西北迪庆高原的普朗铜矿,海拔高达3500米至4300米区域。这里高山林立,森林密布,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严格。

与环保要求严格对应的是这里赋存着数量惊人的以铜为主、多金属并存的超大规模有色金属资源。资料数据显示,该矿金属量480万吨,铜金属平均品位0.33%,总矿石量14.49亿吨,是一座金属资源储量大、单位矿石价值低的特大型贫铜矿山。拥有该矿资源矿权的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迪庆有色”)普朗铜矿设计采选规模为1250万吨/年。

一面是难得的资源,一面是采矿规模超大、资源品位低的现状,如何选择开采工艺,为这座特大型地下铜矿山量身定做最优采矿方法,自然崩落法自然而然成了首选。回首当初的选择历程,中铜副总裁姚志华回忆,“这个方法的特点是,成本低、对自然环境破坏小,特别适合环境保护要求高,品位低的厚大矿体开采”“选择自然崩落法兼顾低成本、大规模、环保开采”。

迪庆有色副总经理冯兴隆说,经多方论证、考察和对比,普朗项目最终选择自然崩落法采矿工艺,站在实现效益的制高点上,最终建成投产,实现中铝集团“干一个成一个,成一个赢一个”的项目建设目标。

迎难而上攻难关

据了解,自然崩落法是一种依靠岩体内部的节理裂隙,在重力和应力作用下实现矿岩自然崩落与运输的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开采的地下采矿方法。

科研的道路,从来就不会平坦。2014年,技术团队制定针对矿山开采工程领域的技术研究路线、方法。并根据路线确定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矿岩可崩性与崩落块度预测研究”、“超大规模自然崩落法开采方案及回采顺序研究”等五个专项研究课题。

责任在肩,难题在前,辛勤的工作成就了采矿工艺优化、底部结构参数优化、最优回采顺序、支护优化方案和放矿管理优化等难关课题的攻克。迪庆有色总经理李剡兵说,“一项又一项的科研创新诠释了他们的心血智慧,浇筑了大型自然崩落法示范矿山建成基石。”

实践运用显成效

天道酬勤更酬智,从2014年井建开始,围绕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目标,自然崩落法科研攻关应用实践逐步发力,凸显多项成效。

科技创新出成效。在科研团队的努力下,2016年底,井下生产系统建成,提前计划工期完成;2017年3月完成系统试车出矿。

2019年企业正式进入生产经营,1—11月出矿729.75万吨,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91.2%,加上12月份的生产,全面完成年度任务;生产铜精矿含铜4.7万吨,其中7月份单月实现出矿量110万吨,实现矿山提前达产。

迪庆有色董事长张旭东冷静的分析说,“普朗项目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管理和基础还较为薄弱,距离建成世界一流铜矿山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凝聚科研人员的辛勤汗水和研究智慧,科研创新研究在生产上发挥突出成效,低成本、大规模、安全高效地下矿山金属开采全面实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