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国铁机电:从小作坊到国家高新企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特约记者 何军 通讯员 郝晓薇
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建勇 |
地铁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方式,成为大城市“治堵”的良方。目前我国有40个城市在开展地铁建设,有近60个城市在规划、设计、建设有轨电车项目。这一利好形势,不仅利好城市发展,也让许多相关企业顺势而为,乘胜前进。其中,就包括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定向研发结硕果
“得益于国家的发展,我们公司从名不见经传跻身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建勇向媒体记者介绍,他们公司2005年成立之初,从区区30万元注册资金和几名员工,发展至今,资产近6亿元,拥有各项知识产权130余项,客户覆盖18个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38个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和海外市场。
公司最初只是为铁路维保系统从事来料加工的小作坊。在与铁道检修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公司技术人员发现,轨道交通检修人员用肉眼检测和拿锤子敲打的方法检查交通设备,这种办法既不准确,也不方便。
2014年,公司组建了研发团队,瞄准铁道运维“痛点”定向研发。经过两年的科技攻关,公司推出激光检测系统,不但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而且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产品一上市便受到客户的高度好评。
首批定向研发产品获得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国内国际的用户纷至沓来。
针对机车维修时助推精度问题,公司研发出小型车辆助推器,成都、株洲、沈阳、兰州等机务段先后订货;针对飞鸟在轨道沿线电线铁塔架窝,存在电网短路隐患问题,公司研发出超声波驱鸟装置,该装置经上海、武汉、郑州几大铁路公司在铁路线试用,达到预期效果;针对司乘人员值乘时监控较难的实际,公司研发出安全值乘在线预警系统,对违规值乘人员提醒、记录和预警;针对巡线、维修人员可能遗忘工具,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公司研发出工机具材料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机具遗失可便捷、定位找寻。
定向创新研发,让襄阳国铁机电公司拥有130个专利、100个新产品,一跃成为国内前三名的智能轨道交通运营维保系统方案提供商和设备系统集成商、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18年11月,公司研发中心被国家交通运输部认定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中心”,走在了轨道交通领域的科研前线。
聚集人才奠基石
企业发展依靠人才。
翻开公司技术人员档案,25—35岁的技术人员占全部技术人员的15%,30—55岁的占85%,眼下公司又在大量吸收技术人员,增强技术团队的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团队”,为企业做大做强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石。
公司与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航空605研究所、铁科院、交科院等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广泛合作,开展院企合作,强化技术交流,为科技创新项目聚集人才。建立了多支联合开发团队,其中院士专家1名、国家万人计划成员2名、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以上人员12名。
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与产品创新战略,公司与德国、瑞士、西班牙、奥地利、意大利等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知名厂商进行了技术开发与产品应用的广泛合作。其中,与德国合作的ZAGRO系列公铁两用工程车应用产业化开发合作项目,被列入“2017年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曾建勇2018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物、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专家。
科技引领见成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十三五”期间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轨道装备产业发展潜力、增量巨大,每年市场需求 1000 亿元以上,涵盖了地铁、轻轨、有轨电车车辆、工程运维车辆、检修检测装备、通讯、屏蔽门、信号等领域,其市场潜力巨大,产业价值不可估量。相关企业要想从中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当前,中国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关键机遇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取得一席之地,靠的就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在科技创新中求发展。”曾建勇表示,只有人才与公司深度融合,才能为跨越式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石。
依靠科技引领,公司联合国内外轨道交通养护专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设备提供商,在轨道交通先进制造领域,研究激光智能检测、北斗导航定位、云端大数据、智能机械、综合信息管理与智能维保服务等关键基础技术,掌握行业前沿性前瞻性技术制高点,核心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国际领先”,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快速转化,建成了产能十亿规模的“人材物产供销环”精益化管理的轮轨智能养护与服务产业基地。
公司先后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轨道交通智能养护行业研发中心、湖北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企业、优秀海智工作站、湖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并获湖北省科技创新奖、中小企业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