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重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重磅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业内共识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樊樾 本报记者 江金骐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不但让风电、水电、光伏等新能源更便捷、更广泛地迭代火电,而且让这些企业越来越主动地拥抱互联网+,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的变革。

在12月7日主办的“第七届电力企业管理创新论坛”上,来自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中国企业联合会、江苏省企业联合会等相关机构负责人,同全国电力系统相关企业的领导、“2019 年度电力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作者,相关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管理专家共约200余人,共同探讨电力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与会者普遍认为,电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互为条件,不可偏废。

聚焦数字化转型

“电力企业管理创新论坛”作为系统内的品牌活动,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创办七届。每届论坛的话题重心虽然不尽相同,但“创新”主题一直没变,论文征选的形式一直在延续。这次在苏州举办的论坛,在全体与会代表的见证下,对2019年度电力企业管理创新获奖论文进行了隆重表彰。

电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作为本届论坛的重点话题之一,不但体现在优秀电力企业管理者的论文之中,也体现在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发言中。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理事长刘鹏,江苏省企业联合会、江苏省企业家协会会长朱波等主办方领导,以主旨发言形式,对电力企业近些年来的创新意识、创新手段和创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专业化建议。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王锋、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公司总经理涂扬举,也分别代表支持单位和协办单位,应邀在大会上发言。

朱波首先对论坛主办方将本届大会选址江苏表示感谢,同时,他结合江苏的实际情况表示,在江苏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电力领域是参与积极性最高、组织发动最有力、创新成果最丰硕的行业之一。多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创新性强、行业推广价值显著的优秀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大大带动全省各类企业主体参与管理创新的积极性,为深化创新驱动、推动数字化转型起到标杆作用。

“电力企业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刘鹏表示,在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广大电力企业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看准方向,超前规划布局,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要把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要合理选择对标标杆,要充分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培育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

企业数字化是一种资源,一种技术,一种产业,更是一个时代。来自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对此表示,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深度融合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也要正确看待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此他建议,电力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未来的发展空间,一是网络安全,二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均衡化,三是信息化理念。

分享“高质量发展”

本届论坛除了专家的智慧碰撞,与会人员还共同分享了“榜样企业”的成功做法,并通过对相关企业的现场考察,实地感受“高质量发展”。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李宁、中国能建集团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张俊、中国华电集团郭妍、中国电建集团党森峰、内蒙古电力集团王立新、南方电网陆海应等,作为特等奖获奖代表,分别从安全环保、制度设计、治理体系、项目融资、人力资源建设、行业对标等角度,现场作交流发言。

作为第一个现场分享的案例,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公司主要从“建设智慧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公司自2014年以来提出的“智慧企业建设”路径。而集全球众多顶尖技术于一身的华为公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让与会代表充满兴趣。据华为EBG中国区电力解决方案部部长陈华君介绍,华为基于云的全球化协作、大平台销售运营、全球制造运营指挥中心、全联接数字化办公、智能物流数字仓储等九大实践,为华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资源支撑。

在实地考察环节,与会代表集中参观了苏州同里能源服务中心。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智慧能源示范区,该中心按照“能源供应清洁化、能源配置智能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服务共享化”的思路,积聚了能源领域最先进的理念与技术,探索构建了“电为中心,电网为平台,再电气化为重点,多能协同互补”的新型区域能源网。代表们认为,这个创新项目,为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