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中国小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中国小镇
 

2019年12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30个省级特色小镇植根特色产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王利博制图

湖南特色小镇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1月7日,《湖南省支持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发展的政策意见(2019—2021年)》正式发布,出台15条政策措施,支持省级特色农业、文旅、工业等产业小镇发展。

今年以来,湖南省先后遴选出30个省级特色小镇,其中农业特色小镇10个、文旅特色小镇10个、工业特色小镇10个。它们因何而“特”?又将如何“特色”生长?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国庆假期,在醴陵市五彩陶瓷小镇举行的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采购商收获满满,现场成交及合同采购金额达21.3亿元。这是湖南省近年来着力培育特色小镇、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小产品也能开辟大市场,小企业也能做出大文章。”2018年8月,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岳阳考察时指出,各地要立足资源禀赋,打好乡情牌、亲情牌和商情牌,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园区社区产区和谐共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小镇。今年10月,湖南省省长许达哲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支持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发展的政策意见。

今年以来,湖南省在1536个乡镇中,以“小而美”“小而精”为设计理念,以“特色”和“专业”为发展导向,遴选出了30个省级特色小镇。

这30个特色小镇中,10个农业特色小镇旨在服务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10个文旅特色小镇计划在3年内,打造为湖南文旅融合发展新场景,文旅综合收入年达到300亿元左右;10个工业特色小镇则已经集聚了一定产业要素基础,是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撑。

湖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胡伟林介绍,这些特色小镇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拥有较为深厚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但过去主要以粗放型、自发性发展为主,通过推动产业集约发展、创新升级,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形成产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例如,醴陵市五彩陶瓷小镇的陶瓷产业薪火相传了千年,如今已形成年产值达200亿元的产业集群。醴陵正通过发展工业旅游、陶瓷文化、会展商贸、创新经济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瞄准了陶瓷千亿产业链的新目标。

特色小镇根植于特色产业

“吃一顿,住一晚;学一课,玩数天。”11月初的一个周末,长沙县果园镇吸引了不少长株潭市民驱车来此休闲游玩。这里的湖湘街、民宿街、好呷街、田汉文化园等体验区,成为众多游客纷纷“打卡”的网红地标。

“天气好,周末人气好旺咧。”果园镇浔龙河村村民贺彩珍介绍,自己在好呷街开了一家擂茶小店,生意好得很。目前,果园镇已集聚文化旅游企业128家,去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65.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0亿元。

长沙县果园镇,是湖南省十大文旅特色小镇之一。这个特色小镇的一大“特色”,是特别注重深度挖掘特色产业的历史人文内涵,推动产业、资源、文旅的深度融合。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副处长何作利介绍,文旅特色小镇并非“一劳永逸”,将建立一套健全的遴选、考核和退出机制。

“特色小镇,产业是根本。”湖南省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处处长陈春龙介绍,10个工业特色小镇中,五金、农机、门业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重点在技术升级、工业设计、品牌创建上做好了业态创新,提升了智能制造应用水平,从而提升了产业价值链。

例如,宁乡市煤炭坝门业小镇从“煤城”转型蝶变成“门都”;浏阳市大瑶镇通过转型升级,将焰火带到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常宁市水口山铜业小镇更是从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中,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而湖南省此次遴选十大农业特色小镇的做法,在全国尚属首创。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说,全省乡镇大部分以农业产业为主。希望以10个农业特色小镇为抓手,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10月底,秋高气爽,浏阳市花木小镇(柏加镇)呈现出一派“百里花卉走廊、万顷苗木基地”的景象。

长沙创意柏里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凌建祥异常忙碌。他介绍,合作社接了个6000多万元的工程苗木大单,他将信息发给1500多户社员,有货源的可按需供货。

如今,这里的花木产业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产品1200多种,是中南地区最大的花木集散地和种苗繁育基地,去年花木销售额达40亿元,真正把风景变成了“钱”景。

“特色小镇的成败不在政府是否给帽子,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有动力、市场是否有热情。”湖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胡伟林介绍,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做好“引导员”“服务员”。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既不是传统意义的建制镇,也有别于开发区、工业园区或者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的功能在于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要的是有山有水有人文,让人愿意留下来创业和生活的综合空间。

“经济学有‘资源禀赋’论,丰裕的资源往往被认为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张早平建议,湖南特色小镇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要真正找到有自己特色的资源禀赋,扎扎实实研究每一个特色小镇的内在优势。张早平建议,在借鉴外省成功经验的同时,湖南仍需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共同探索落地模式。

(来源:湖南在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