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长三角之光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长三角之光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 朱宏任

来源:中国企业报  

长三角区域百强企业榜单非常有影响力,体现了长三角区域企业的发展力和竞争力。这是长三角沪苏浙皖企联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联手开展的一体化发布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支持。这也是沪苏浙皖企联组织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国家战略,自今年6月沪苏浙皖企联组织联席会议以来开展的又一个服务企业推进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把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作为长三角区域内的企业,尤其是百强企业,更要成为推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领头羊,成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因此,百强企业以及各种所有制企业,要在服从、融入、践行三个方面凝神聚力,做出积极贡献。

要服从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服从就是一种遵循,要主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要求,在实施国家项目和增强国家实力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等重要方面,去谋发展、想创新、求开拓。

要融入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融入就是一种自觉,要深刻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强调的内涵,使企业的发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适应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适应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要求,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贡献。

要践行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践行就是一种落实,要有效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的意见,制定切实的发展规划,细化明确的工作计划,把中央的要求化为企业的行动,把国家的战略变成企业的举措,以使长三角区域发展带动整个长三角、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成为全国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推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既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企联的使命所在。作为企业代表的组织,我们要服务企业、服务企业家,也要在服务国家战略上使实劲、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在当前我们特别要在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给予区域和企业更多的支持与更大的助力。

党中央、国务院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规划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大目标、总要求、路线图和时间表,我们要与企业和企业家们一起参与其中,积极支持、鼎力相助,要围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要围绕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提供更有利的政策。要围绕营商环境和改革发展的进程,提供更和谐的氛围。

我们鼓励支持和帮助企业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紧扣高质量、描绘工笔画、按下加速键、实现一体化。我们也将在参与和支持长三角区域发展中更好体现中国企联的地位和作为,推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沪苏浙皖企联组织也是大有可为的。近年以来,在中国企联和长三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也召开了专题报告会、工作交流会等相关活动,最近还将在浙江金华市举行5G产业发展和政策研讨会,应该说,沪苏浙皖企联的工作是有成效的,也得到了三省一市的领导肯定。

下一步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讲要求更高,任务更重。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出了新发展目标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在服务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和服务帮助企业的改革发展中,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勇于啃最难啃的骨头,积极主动做好企业想做的事,办好企业家希望我们办的事,使沪苏浙皖企联组织成为长三角区域企业的家和企业家们的家。

面临新时代,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投身和融入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更加自觉地把自身发展与国家使命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以加快创新为动力,坚持长期艰苦奋斗,持续提升创造能力,一定能够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争创世界一流企业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续写新时代中国企业发展新篇章,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系朱宏任在2019长三角百强企业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略有删节,标题为编者加)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