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营商环境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营商环境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

山东如何利用数字经济改善营商环境

来源:中国企业报  

龚正

从蒸汽机的出现,到人工智能;从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所描绘的大机器生产,到互联网中的虚拟现实;从“飞鸽传书”到网络通信的普及,人类文明的进程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日新月异。

智能时代扑面而来,互联网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大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云计算成为最为重要的公共平台。山东正应时而变、积极布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我们称之为“新基建”。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又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人才和知识等高级要素投入,其中蕴含巨大商机,我们愿与全球企业特别是友城企业共同来挖掘。

数字经济

重塑产业格局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三,去年达到7.65万亿元人民币,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是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都蕴含着巨大市场。

当前,山东省正在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路子来”的重大思路要求,聚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国家综试区,中心任务是“以四新促四化”,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5+5”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实现“四化”:一是产业智慧化,对特色优势突出的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等5个产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应用、智慧制造”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二是智慧产业化,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5个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扩大规模、提高占比,实现腾笼换鸟、靓鸟俊鸟。三是跨界融合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三次产业与新业态、新模式广泛融合,生态旅游与上下游产业融合,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等,激发乘数效应。四是品牌高端化,做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品牌,诚信为本、品行天下。到2022年,“十强”产业增加值将占到全省生产总值的60%,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这里面,蕴含着数字经济的巨大合作空间。

比如,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作为制造大省,山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8万家,我们正大力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推进万企转型、实施万项技改、引育万名人才、打造万亿平台,力争到2022年,初步建成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

智慧城市

开启全新生活

山东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2030年将达到75%,城镇人口达到8000万。我们正在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近期的安排是:2019年至2021年,分三批开展10个左右市、30个左右县(市、区)试点建设,打造一批新型智慧城市样板;2022年至2023年,开展新型智慧城市示范推广。这是一个持续提高城市品质的过程,也是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的过程。比如,智慧交通。山东汽车保有量2148万辆,全国第一,我们正加快建设立体化交通网络,构建智能设施、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管理应用平台,提升综合交通智能化、绿色化、生态化水平。再如,智慧旅游。作为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再加“一仙境海岸”闻名中外,我们正准备推出“一部手机游山东”,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场景的数字化、智慧化服务矩阵,带给游客更好的旅游文化体验。

智慧城市建设,正为我们创造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生活环境,开启“消费升级”新布局,也搭建起投资兴业的广阔舞台。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数字政府提升管理效能

政府的天职是服务,数字政府则是把政府搬到网上、手机上,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我们正推进“云上大整合、网络大统一、数据大汇聚”,构建全省统一的高效、安全、可靠、共享的政务云平台。特别是优化提升“爱山东”APP,今年年底前各类服务将超过1000项,开通30个电子证照应用,实现高频事项“掌上查、掌上问、掌上办”,打造“24小时不打烊数字政府”。

在智能科技支撑下,我们持续推进“六个减”:减部门、减项目、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打造“四个最”的办事流程: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去年,基本实现“3545”专项改革: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主流程45个工作日内完成,今年年内,企业开办压缩到2个工作日内。我们将秉持“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事无需不扰、结果评价”的服务理念,精心为所有企业提供平等的“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企业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