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全国企业党建研讨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全国企业党建研讨会
 

2019年11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企业党建质量 促进经济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一版)

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进程中,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原则,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开创了党建经营“一本账”模式,推动党组织融入治理结构,明确法定地位,落实前置决策,发挥领导作用。党委在企业中发挥领导作用,主要职责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通过把党建工作相关要求写进公司章程,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法定地位,同时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党组织内嵌到法人治理结构中,实现公司治理结构与党组织有机结合,高度融合和互相支持。

二是坚持高效务实,不断提高党建质量,努力实现党建与企业中心工作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企业党建要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党建工作做实了是生产力,做细了是凝聚力,做强了是战斗力。

兖矿集团党委紧密围绕发展抓党建,坚持以改革攻坚的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探索出独特的党建创新的“兖矿样板”,使党组织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定盘星”“动力源”和“桥头堡”。创建“双入双创”党建模式,做好“党建+”文章,为加快建设国际化新型综合能源集团和产融财团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力。同时兖矿集团积极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所属部分企业的混改全程,对顺利推进企业所有制改革、确保混改企业发展方向正确、实现混改企业扭亏为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家民营保险集团公司,阳光保险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创造了金融企业党建的“阳光模式”,“党员先锋队”、“党员模范岗”遍地开花,成为公司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公司始终将党的建设作为把握企业方向和实现企业目标的重点,落实保险姓保,服务实体经济的国家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党建带工建”,围绕服务客户、服务基层、服务员工积极开展党建工作,推动企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改进党建方式,实现党建与企业管理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任何政党,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畏难不前,无视时代潮流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就必然要落伍甚至被时代所淘汰。企业党建工作,也必须要不断创新党建理念、改进党建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实现党建与企业科学管理相融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提出的“行为党建”新概念,将行为科学引入党建研究领域,全面提升企业党建工作质量;山西潞安集团率先创建党建工作调度平台,开启党建工作科学、精准、高效运行的先河;长庆油田通过和兄弟单位组建“党建联盟”,实现了支部共建、资源共享,更好地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双方扭成一股绳,实现技术应用融合,提高了决策时效,解决了质量管控难等问题;德州恒丰集团系统提出了“恒丰纺织党旗红——123工程”,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和谐发展优势。

同时调研中也发现,一些企业当中“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客观存在。简言之,就是抓党建的不抓生产,抓生产的不抓党建,各行其是,各管一方,未真正形成合力,不利于在新形势下攻坚克难,完成中国企业的新时代使命担当。在此,我代表中国企联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以下期望:

一是要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企业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的重要论述,抓好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二是要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落地,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严起,抓基层打基础,着力强基固本,不断夯实企业党建工作根基。

三是要在营造优良的党建环境上下功夫。

创造优良的党建环境,关键在于要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也是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企业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努力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展党建工作的外部环境已得到了很大改善,旗帜鲜明讲党建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希望我们的企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努力开创企业党建工作崭新局面,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