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2019全国企业党建十佳案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2019全国企业党建十佳案例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岛宏大:“五个坚持”实现党建引领企业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20年的“青岛华昌铁工厂”,其后历经变迁,从民族资本的“利生铁工厂”到日占时期的“丰田式铁工厂”,再到抗战胜利后的“中纺青岛分公司第一机械厂”,开启了我国纺织机械生产制造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宏大梳棉机、清梳联合机、自动络筒机三大主导产品装备了国内80%以上的纺织企业,远销亚、非、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实现百年辉煌的工作中,青岛宏大党委做到了“五个坚持”。

坚持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政治责任

青岛宏大党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能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领导班子及成员是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近年来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连续稳步增长。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在各车间设立党员活动园地,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为“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提供阵地。根据“互联网+服务+管理”理念,以国机集团党建信息平台为载体,公司党委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已全部在平台上维护操作,2019年以来,“三会一课”中支部党员大会累计完成75次,支部委员会累计68次,党小组会累计33次,党课累计31次。“党费管理”“党员发展”“组织管理”已经开始规范操作。

坚持推进“学习型”基层党建载体

青岛宏大各支部利用晨会时间,加强“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通过晨会的学习交流,既不给党员增加额外负担,又能使党员真正学到知识,交流业务,党员参与起来不抵触、参与的积极性高,不仅促进了党员个人的交流与能力提升,更推动了“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在学习和交流的基础上,党支部特别注重在服务保障上解决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立足企业发展实际,组织相关基层党支部牵头其他各支部,形成优秀党员攻坚团队,对重点工作任务实施联合攻关。

产品研发党支部与技术质量党支部联合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现产品技术升级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全面推出清梳联全流程新机型,产品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清梳产品已与国际竞争同行处在同一水平线上,VCRO型自动络筒机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思维,率先在行业内打造了青岛宏大远程运维系统,荣获恒天集团2018年度“信息化优秀项目奖一等奖”,成功入选“山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成为省内唯一一家入围的纺机制造企业。

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

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中,青岛宏大党委把重点项目任务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持续开展“宏大先锋岗”创建活动,鼓励党员在企业发展工作中,立足岗位当先锋、作表率。

近年来,在与江苏大生集团合作建设纺织行业第一个数字化生产车间,与安徽华茂共同打造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与武汉裕大华、湖南科力嘉合作的两个项目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营销布局、示范项目建设中,青岛宏大党员承担了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最苦最累的岗位上往往都是党员的身影,实现了党建实践基地建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党旗飘在一线,彰显出党建工作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功效。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着重培养和选拔一批“80后”青年后备干部,新引进大学生及各类人才109人,公司本科及以上人员比例增加9个百分点,研究生学历人数占比达到5.38%,初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35岁以下职工占比34.1%,职工队伍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鼓励年轻干部多出去学习,开拓视野,要求研发人员每年不少于2个月的用户体验交流,聘请日本研究院、欧洲研究院的产品专家担当产品顾问。推行师带徒制,实行首席技师制,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实现素质技能的“传、帮、带”。

坚持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深入了解职工所想所盼,持续推进员工工资结构调整,在岗职工月均工资较2016年增长约54.4%。每年组织开展“帮困助学”“精准帮贫”活动,已为130人次办理职工互助医疗。2017年,将12月19日定为“青岛宏大·爱心奉献日”,两年筹集8.7万元用于33个困难家庭帮扶。成立职工生活服务中心,帮助职工解决入院难、入学难等问题,让员工能集聚精神用于公司的日常工作中,为创建和谐企业凝聚发展力量。加强党建带群建,络筒机单锭班荣获2019年全国纺机行业唯一“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