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新举措 激发新活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范捷
培育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流的高技术产业,高新区不断成为一个孕育创业创新发展成果的平台。30多年来,国家高新区集聚全国近40%的高新技术企业,诞生了96家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正是由于改革创新,激发了高新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
山东济宁高新区:立足区域实际,塑造改革样板
自2018年以来,济宁高新区立足区域实际,全力塑造改革样板,充分发挥了领头雁、排头兵的引领示范作用。
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五化一破冰”改革。着眼“生态化”,加快推进产业转型组织创新,打通数据赋能通道,形成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眼“市场化”,加快推进要素配置模式创新,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着眼“现代化”,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创新,提升城市的首位度。着眼“国际化”,加快推进开放经济平台创新,制定新一轮吸引外资、扩大外贸扶持计划,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着眼“法治化”,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制度创新,以“一次办好”为改革理念和目标,提升政府经济治理水平。破冰“铁饭碗”,探索无差别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选人用人制度。
聚焦放管服改革,打造“五最”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进街道和村(社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组建中介机构联合体,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深入开展10个专项行动,形成倒逼便企利民的刚性约束。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诚信最优的“五最”营商环境,在提升营商环境上当示范、做标杆。对标国际通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建立高新区营商环境测评体系。全面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尊重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社会氛围。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济宁高新区继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各项工作:推进大部门制,强化职能整合,突出主责主业,建立大部门、扁平化管理体制,切实让一件事进一门;推进权限承接,落实一次办好,抓好集中审批,探索综合执法,切实让高新事高新办;推行全员聘任,实施无差别人力资源管理,全体起立、竞聘上岗,打破身份界限,打破资历辈分,切实让有为者有位子;推行绩效考核,推行全员绩效考评,千斤重担有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建立客观的评价机制和考核体系,切实让成绩单论英雄;推行薪酬改革,按照“以岗定薪、加大激励、扩大差距”的原则,推动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切实让实干者得实惠。
陕西延安高新区: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选择延安高新区孵化基地是因为这是一个省级的孵化平台,准入和审批流程比较简洁高效,我们前一天来咨询,第二天就得到答复。仅用了2天时间就协调解决了产品展示场地和办公场地,还是免费的,硬件也是相当棒,是我们所有分公司中落地最快的一次。”塔尔团队塔尔的技术负责人钟经理说道。2018年以来,延安高新区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3个,注册企业1367家,涉及高端能化、新材料新经济等新兴产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28%,科技型企业占全市62%,全年实现工业产值72.15亿元。
作为延安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区,近年来,高新人以“不敢等”的自觉,“等不起”的敬畏,积极主动落实高新区发展的定位要求和决策部署,以敢行敢试的担当,只争朝夕的拼劲,在机制体制改革方面大胆探索,推动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高新区科学追赶超越的路子。
首先,选人、用人、留人是高新区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2017年10月,延安市委常委会议上,高新区正式提出机制体制改革的议题,除了选人用人,还通过提升管理、简化办事流程等,助推高新区真正成为助推延安优化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平台和核心引擎。经过深入研究讨论,会议原则同意包括高新区在内的三家管委会进行机制体制上改革创新,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2018年,延安市政府《关于促进延安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及市委、市政府专项会议纪要相继出台,高新区的改革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一场以“精简、高效、自主、灵活”的革命还在悄然继续……
其次,改革攻坚,不断优化营商服务环境。今年,高新区积极搭建企业服务平台,根据企业需求做好产业政策咨询、融资对接、科技转化、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通过“政府重资产、企业轻资产”模式,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全方位满足企业拎包入住需求,实现项目即时落地,再创高新区新速度。
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高新区用改革推动高效发展,用创新推动向高质量发展进阶,为延安转型升级、追赶超越留下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
江苏常州高新区:多举措打造全省集成改革样板
3550审批提速目标基本实现,“不见面审批”办件量位于全市第一,在全省率先施行“一证化”改革,率先对外资企业设立实施“一口办理”……面对政务服务改革取得的累累硕果,常州高新区全力打造全省集成改革样板。
常州高新区是全省唯一开展集成改革试点的开发区,自去年8月以来,依托集成改革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改革成效持续彰显。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该区全面推行“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上半年全流程企业开办和工业建设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平均用时分别为1.97个工作日和13.95个工作日(含中介机构用时),比去年缩减20.2%和23.8%。全区六大权力事项506项进入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办理,实现部门覆盖率100%,证照覆盖率100%,在线办事率达95.9%,“不见面审批”办件量位于全市第一。在全省率先施行“一证化”改革,率先推行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
理顺体制机制方面,该区探索构建“3+3”科学用人管理体系,持续保持精简高效特色;大力推进新龙国际商务区和新桥镇、龙虎塘街道,滨江经济开发区和春江镇,创意产业基地和三井街道园镇融合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园镇融合深化改革。
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持续深化产城融合改革,树立“亩均论英雄”导向,建立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并稳步推进国有企业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综合港务区建设。
今年,高新区推行的机构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改革后共设置党政机构22个,其中因地制宜设置省内独有的两家机构——创意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和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在调整优化区级党政机构和职能的同时,高新区将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如深化区人大、政协机构改革和群团组织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