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办事效率 增强发展活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郝兆临
王利博制图 |
陕西省商洛市:
先后出台了《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方案》《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行动方案》等政策,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全面优化提升商洛“软环境”。
江苏省镇江市:
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涉及政务服务等民营企业关注的五大领域突出问题,细化提出23条实施细则,延伸了便民“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甘肃省武威市:
先后出台《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实施意见》《2019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完善管理机制,提升行政效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作为一个地区运行效率的综合体现,非一日之效,也非一时之功。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持之以恒地推动改善营商环境,着力补齐制度短板,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努力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统一。
陕西省商洛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全面优化提升商洛“软环境”
“商洛市商南县地税局的服务很不错,我们通过网络就能咨询政策,既节省时间又节省费用,真是太便捷了!”不久前,陕西福盛钒业科技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韩耀锋说。
据了解,这只是商洛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商洛市先后出台了《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方案》《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行动方案》《方便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行动方案》《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行动方案》《优化企业纳税服务行动方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行动方案》《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行动方案》《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行动方案》……这一个个行动方案,就是商洛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全面优化提升商洛“软环境”的鲜活证明。
简化流程压环节,持续提升审批效率。商洛市积极推行极简审批,企业微信办照率达到70%以上,营业执照当场办结率达到90%以上;企业开办涉税信息确认“零材料”,企业开办环节数压缩为5项,开办时间缩短为2.66个工作日;社会投资核准(备案)类项目审批环节由29项压缩至22项,由285个工作日缩减至117个工作日;中介服务时限由92个工作日缩减至76个工作日;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时间平均缩短60%,等候时长缩短71%。
深化改革优环境,规范政府监管行为。商洛市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以“减少经济领域投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职业资格许可、行政性事业收费”为重点,依法依规对52个市级部门(单位)367项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先后下放和取消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82项,精简比例达49.6%,超额完成省上下达“三分之一”的目标任务。同时,商洛市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初步构建起全市“一网联动、随机抽查、协同监管”的工作格局。
强化执纪问责,健全监督举报机制。商洛市通过强化执纪问责、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等机制,加大投诉举报查处力度,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人和事,着力打造公平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
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行政许可全程网上办理,市场准入实行一个窗口办理,规范了办事程序,压减市场准入的时间和成本。通过网上办理和微信办照模式实现新设企业“零材料”登记,便利大众创业,激活微观经济。实行网上登记系统、微信办照系统使用率达97%以上,企业登记时限已缩短至1到3个工作日之内,当场办结率达到90%以上,方便了办事群众,提升了工作效率。
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06561户,同比增长16.15%;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095户;其中新设企业1738户,个体工商户525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4户。
江苏省镇江市:尊商重商,打造“店小二”般的高效服务
镇江保安堂大药房有限公司在京口区开设新门店,通过“e办事”平台网上申请,市食药监局现场查勘、网上公示后,以往30天才能完成的药品经营许可流程,现在6天(含公示5天时间)即可办好,《药品经营许可证》通过EMS江苏政务专递直接寄给企业。该公司负责人谢丽君表示:“足不出户点点鼠标就能完成《药品经营许可证》办理,真切享受到政府部门‘店小二’般的高效服务。”
网上办,不单是将审批事项搬上网,更要以标准化流程操作。按照“应上尽上”原则,镇江建成“e办事”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市县两级已有6285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全程不见面率超过82%。同时,全面取消600余项“模糊兜底条款”,实现线下申报一次性告知;将所有线上政务服务事项细分至“不可再分”的详尽子项,实现线上审批服务事项的申报材料、审核标准、办理流程全面标准化,推动企业和群众“不进一扇门、不见一个人、办成所有事”改革目标。
“一直以来,镇江市都将企业家视为衣食父母,尊商重商,为企业家提供服务,为企业专心谋发展。”对于如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镇江市市长张叶飞表示,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关键性“法宝”。
据张叶飞介绍,镇江市正在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2017年,镇江新区提出“3535”改革,到现在已升级为“2332”改革,即“企业2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3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证、32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
此外,为了打造镇江市税收营商环境的高地,镇江市国地税双方联合制定了《关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意见,推出了四个方面20项举措,旨在彻底有序地“放”、科学规范的“管”和优质有感的“服”,进一步降低纳税人的办税负担,提升办税体验,增强税法遵从。
这20项举措包含:更优、更快、更简的税收服务环境,共6条措施;“公平、公开、公正”的税收执法环境,共5条措施;“落实、落细、落准”的税收政策环境,共4条措施;“畅通、稳定、共享”的信息系统环境,不断提升办理便利化、智能化水平,努力把纳税人反映的“堵点”转化成“赞点”。
镇江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表示,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中,国地税双方将按照事合、人合、心合、力合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和意见征集,边实施、边总结、边提高,全力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法治化、便利化、人性化的税收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甘肃省武威市:提升行政效能
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一周前来办理营业执照,早上在网站申报提交,下午就拿到手了。今天来变更营业执照,来一趟就办好了。”不久前,准备在武威城区崇文街经营一家糕点店的市民张晓环表示,以前,办一张营业执照可能要跑几次。而现在,只来一趟,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拿到了。
近年来,武威市出台《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实施意见》《2019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着眼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完善管理机制,提升行政效能,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件总量、在线申报率、网上可办率均位居全省前列。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武威市承接省政府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40项,行政审批事项较2013年精简近60%;减少办事环节216个,取消各类证明事项53项,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压减72%。
在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方面,武威市出台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领导联系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通知》,今年上半年起,企业注册登记由原来承诺的3个工作日缩减为“即办件”,材料齐全、符合法定程序的即来即办,立等可取。每名市级领导联系服务2户非公企业,围绕企业在战略发展、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企业管理、融资贷款、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困难出主意、想办法,推动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走百企”、非公经济调研督查等活动,一对一、点对点开展企业复产、扩大生产、项目开工、招商引资等服务工作,并引导民营企业家爱国敬业、守法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百企帮百村”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中,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武威市还大力推进政务标准化建设,在办事人员管理方面完善服务机制,强化日常监管,规范服务行为。窗口工作人员实行统一着装和挂牌上岗,服务前台摆放标明工作人员姓名、编号、照片的公示牌和评价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服务满意度评价。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工作人员作风转变和服务效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