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中国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中国园区
 

2019年8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园区改革发展新高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范捷

1984年,我国在沿海12座城市设立了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35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已达到219家,其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占全国10%左右,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占20%左右,主要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新区开展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因此,国家级经开区还有很大新潜力有待释放。

安徽安庆经开区:做大园区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尽管我们人不在安庆,但是项目进展非常迅速、非常顺利!”落户经开区的智能化数控机床零部件研发生产项目负责人张文祺说,“注册、印章、开户等等手续都是直接把材料寄到安庆,由管委会和市行政服务中心帮我们办妥。”经开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并联办理,逐级转报的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申报程序进一步优化,工业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缩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同时,对爱信(安庆)汽车零部件项目、汽车发动机缸盖项目、智能化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项目等16个重点招商项目提供“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

据了解,自2018年1月《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总体方案》发布开始,经开区便掀起了机制体制改革浪潮。

管理体制上加大授权、形成闭环。在原有147项各类权力事项基础上,接收下放其它各类权力事项83项,刻制“2号”行政印章,成立行政审批局,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做到“一口进出、限时办结、并联办理、闭环运行”。

组织体制上推进大部制改革,横向整合,纵向压缩,优先配置经济发展方面的组织资源,形成以经济发展为龙头,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为两翼,管理平台为支撑的组织体制。整合后,经开区内设工作部门设置数由原来的21个减少到改革后的16个,净减少部门5个,约占24%。考评机制突出以9项关键指标为牵引,设立区、局、个人三个层级联动化考核指标体系,涵盖289项工作指标,分级分类、层层分解、到岗到人。分配机制实现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人上推行打破身份界限的全员聘任(用)制,为打造一流开发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

据悉,2018年经开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财政收入增长18.5%;2019年前5个月,经开区实际利用市外资金41.22亿元,同比增长124.02%。破解制约发展的障碍瓶颈,经开区发展活力倍增!

山东青岛经开区:借助更大改革自主权,为发展提速

作为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青岛经开区经过34年的开发建设,通过卓有成效的改革,发展成为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现代化园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连续13年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列。

汲取上海自贸区的改革经验,经开区率先在全省推出新一轮外资准入便利化改革举措:通过资产并购引进外资;利用增资扩产的新渠道吸引外资,加强企业服务,深入挖掘入区企业潜能;打造外资总部集聚。

借助以上措施促使外资企业设立工作提速75%。目前,已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累计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520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75个。

同时,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举措,进一步做好惠企便民服务,自去年以来,青岛开发区多措并举促进营商环境建设,积极开展营商环境大走访专项行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一方面推进“单一窗口”设立。建立同步联动审批制度,实现审批业务整体提速达30%以上。另一方面开展为企业送政策活动。充分利用各级资源,主动为企业搜集最新的扶持政策、经贸信息、民生资讯等,通过企业微信群及时发布,进一步解决政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今年,经开区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加强审批事项联评联审,实现商务、市场监督等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切实增强外商投资企业的便利度和获得感。认真落实“服务大使”制度,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贴心服务,全面提升外商投资企业三级联动服务水平,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此外,在人才引进方面,经开区深入实施“双招双引”攻势战略,致力打造高层次招才引智平台,通过探索建立市场化引才机制,充分挖掘企业需求,通过主动沟通协商,设立“招才引智基地”,依托其资金、产业和资源优势,加快推动园区人才项目落地。

作为被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的青岛经开区将在投资、行政审批、金融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活力和发展速度。

江苏昆山经开区: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拓展发展空间

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探索“一口式”基层行政审批新模式;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行政审批手段,全面推动简政放权“3550”工程落地;以综合执法为切入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作为改革试点之一的昆山经开区,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放管服”改革的突破口,自行政审批局揭牌成立那天,意味着经开区在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的“放管服”改革中迈出探索性的一步。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经开区全面实现“3550”阳光高效审批。“3”指的是企业登记注册3天以内完成,“5”指的是5个工作日完成不动产登记,“50”指的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50个工作日以内完成。高效的企业登记注册,增强了昆山经开区对企业的吸引力。2018年经开区新增企业6000余家、市场主体近12000户。

同时,经开区还建立完善重大项目挂钩服务机制,推出非关键材料容缺受理、企业登记智能取号等系列服务举措,全力为企业提供咨询、指导、协调、代办、审批等全流程的精准化、人性化服务。

今年,昆山经开区还将全力开启营商环境改善新模式。首先,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关键抓手,以政银合作、政企合作为有效手段,着力破解“时间长、材料多、环节多、盖章多、收费多”等“一长四多”问题,确保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等事项办理时间再大幅度压缩。其次,全面推开“证照分离”商事制度改革。聚焦加快破解办证难的问题,通过取消审批、简化审批和备案登记等多种方式大幅减少行政审批,推动“照后减证”,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再次,全程跟进企业建设。以全面投入使用投资建设“一网通办”平台为契机,加快“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审批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捷化”。

今年1—5月,昆山经开区完成工业产值207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2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57亿美元,其中出口175亿美元,增长2.4%;新增到账外资2.25亿美元,同比增长4.3%。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