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石化201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绿色发展和精准扶贫依然是主旋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石岩
王利博制图 |
7月19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第十二份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向社会披露国内规模最大的全产业链绿色企业创建行动——“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推进情况,以及企业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进展情况。
中国石化宣传工作部、新闻办公室、企业文化部主任,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表示,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石化成立35周年。35年来,中国石化资产总额扩大100多倍,营业收入增长100多倍,上缴税费增长100多倍,成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所提供的能源和化工产品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人民的衣食住行,增进民生福祉与社会和谐。
“可以说,2018年是中国石化 35 年来矢志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生动缩影。一年来,我们坚持经济责任、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深入实施‘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推进能源保障保供、全力以赴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履责工作,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吕大鹏说。
启动“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据悉,2018 年4 月,中国石化宣布正式启动“绿色企业行动计划”,以“奉献清洁能源、践行绿色发展”为理念,提供清洁能源和绿色产品,提升绿色生产水平,引领行业绿色发展,预计到2023 年建成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企业,将绿色低碳打造成中国石化的核心竞争力:去年中国石化积极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提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国六清洁油品供应;深入开展驻“2+26”区域企业大气污染防治、沿江企业污染治理,加快实施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能效提升”计划,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全年共节约标煤70.5 万吨;连续第8 年开展碳盘查和碳核查,2018年碳交易量达172 万吨、交易额3632 万元,以实际行动促进温室气体减排;以“雄县模式”为引领,中国石化地热业务已辐射河北、陕西等13 个省(区、市),供暖能力近5000 万平方米,年可替代标煤115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80 万吨;优选示范,建设绿色企业,中原油田、镇海炼化、江苏石油等10家企业被评为“中国石化绿色企业”,共同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奉献清洁能源和绿色产品。“2018年,我们为社会提供1.98亿吨成品油、8660万吨化工产品,2.7万座易捷便利店提供便民服务;全力保障天然气供应,涪陵页岩气田100亿立方米产能全面建成,累计生产页岩气达220亿立方米,每天产气可满足1700多万户家庭的生活用气需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新结构的分子筛材料正式获得国际分子筛协会授予的结构代码 SOR,中国石化成为我国首个获得分子筛结构代码的企业。2018年,中国石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易派客工业品电商平台交易金额2862亿元,国际业务平台成交金额超109亿美元,业务范围涵盖85个国家和地区,助力全球经贸融合交流。” 吕大鹏介绍。
实施公益慈善和消费扶贫,与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在坚持绿色发展的同时,中国石化坚持实施公益慈善和消费扶贫,与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据了解,2018年中国石化全年实现税费3581亿元,日均纳税近10亿元;“爱心加油站·环卫驿站”在全国13 个省(市、区)启动,服务环卫工人,传递温暖力量;连续7年开展“情暖驿站·满爱回家”公益活动,超过3.5万名志愿者累计服务超过4000万人次春运返乡人员;连续8年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截至2018年,超过13万人走进中国石化近距离了解企业;持续参与社区发展,实施抢险救灾、支持教育、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努力回馈社会,服务民生。
中国石化持续加大推行消费扶贫力度,帮助贫困地区构建农牧产品直通市场、对接市场的销售机制,建立长效持久的消费扶贫模式。2018年,中国石化直属企业累计购买全国832个贫困县农产品772.13万元,帮助销售1.5亿元。甘肃东乡县唐汪大接杏,新疆岳普湖县黄金枣,湖南凤凰县果脯、湘西苗族蜡染手工纯品、泸溪县野生茶油,安徽岳西县桑枝木耳和咏鹅家纺、颍上县烤鸭蛋、酱菜,青海泽库县牦牛肉干,西藏班戈县卓攀藏秘草本牙膏等百余种扶贫产品已在中国石化的线上线下渠道销售。
开放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当好全球企业公民。截至2018年,中国石化与“一带一路”沿线 30 多个国家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打造了俄罗斯UDM、埃及阿帕奇、沙特延布炼厂、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厂等一批精品项目,形成了利长远、惠民众、可持续的合作模式。2011年至2018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缴纳税费160亿美元,年均提供工作岗位 1.6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