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五低成本”投资环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一个好的投资环境,应该具有相对低的税费成本、低融资成本、低物流成本、低要素成本、低制度性管理成本。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五低成本”投资环境,主要是解决产业的发展基础问题,是事关地方政府长远发展后劲问题。如何打造“五低环境”,形成独特优势,不能靠血拼、更不能蛮干,要靠智慧和逻辑。
一是低税费成本。对高科技产业实行15%的企业所得税率,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许多地区没有落实到位。降低税费,看似会减少税收,实则是企业税负降低之后,发展能力增强,反而把税基做大,最终结果是税收总量增加。
二是低融资成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是要把金融系统的融资结构,包括银行信贷、直融融资和非银行这三者之间的比例调整得科学合理,总体控制在银行信贷占50%、直接融资占35%、非银行占15%,这样是比较合理的。
三是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在我国占GDP比重太高,地方政府应主动作为把它降下来。从社会宏观层面看,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实施路桥费改革、率先取消高等级公路收费、解决内陆通关问题等,都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从产业组织层面看,通过实现进项物流、出项物流和保税物流“一体化”,大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具体看,还要优化货运结构,加大铁路这个我国主要的货运系统运输力度,要推动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与物流园区布局相互衔接,要多措并举降低交通物流费用。
四是低要素成本。包括劳动力、土地房产、水电气等各类要素成本。人力成本是企业用工成本的“大头”,企业发展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很充足,企业用工非常稳定,工人流失率就不高。低土地房产成本是一个地区重要的竞争力,高地价、高房价会逼走一些企业。
五是低制度性管理成本。要坚持通过简化审批手续、落实负面清单管理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制度性管理成本,同时要着力建设好开发区、保税区、自贸区等开放设施,这些制度性基础性要件对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区域地位具有重要影响,有了这些要件就会成为区域乃至国内国际的门户和口岸,经济发展才会积聚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