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陕西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陕西报道
 

2019年7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力“一带一路” 改变“陕西现象”

——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张宝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豫 贺成成 刘璐 本报记者 张晋

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抓住“一带一路”历史机遇,找准“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定位,引领新常态,实现追赶超越。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把陕西打造成“一带一路”核心区,西安市委十三届四中全会要把西安建设成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

“一带一路”将给陕西带来怎样的历史机遇?作为陕西省第一个发展战略主要执笔人和陕西西部大开发思路课题主持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张宝通日前接受了《中国企业报》记者的专访。

“一带一路”是陕西的最大机遇

《中国企业报》:陕西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西安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一带一路”倡议为陕西和西安带来哪些发展红利?

张宝通:改革开放前三十余年,靠着沿海开放,让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时代,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得靠开放,就是“一带一路”。

陕西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西安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一带一路”是陕西和西安最大的发展机遇。当年张骞通西域,把当时的先进制造业产品丝绸、茶叶、瓷器、漆器、铁器运到西域各国,换回来胡椒、胡桃、胡豆、胡萝卜、胡马等农牧产品,产业互补,形成了繁荣的丝绸之路。今天,陕西和西安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实力雄厚,而大西北、中亚、西亚等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和农牧产品,产业互补,也会形成一个繁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企业报》:陕西目前的产业结构是否能够适应“一带一路”的需要?

张宝通:陕西地处大西北,在向西开放最大的综合口岸霍尔果斯,我们很少看到陕西和西安的产品,看到的大量是浙江和义乌的商品。因此,陕西应当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面向大西北,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

2008年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到目前世界经济都未完全复苏。我们的外贸订单少了,外贸增速下降了,再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动力显然不足了。特别是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不再可能出现当年的“深圳速度”、“浦东速度”。

在这种背景下西部地区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发表的讲话中一个关键词叫做“追赶超越”,就是高速发展。陕西将“追赶超越”作为发展的总目标,但是我们一直在以低于全国速度的水平在发展,所以,西安要明确高速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带一路”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给西安发展的尚方宝剑,我们应该好好使用,用它来实现我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企业家活力意义重大

《中国企业报》:2018年9月8日,首届“西安企业家节”开幕,以后每年的9月8日为西安企业家节。西商的节日、企业家的春天带给您什么样的感受?

张宝通:要改变“陕西现象”,就是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历史上,西安不但对陕西,对世界都曾起过引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举办西商大会,就是把我们当年汉唐盛世,国际化、市场化的状态找回来。

有了“西商节”,能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家,他是带头人。所以我们举办企业家节就是把我们企业界先锋组织起来,来支持他们去创业、去发展,支持他们来引领我们整个民营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引领我们整个西安、陕西和西部地区的发展。企业家的活力,意义很大。支持民企发展,丝毫不会动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化改革。我们真正的企业家实际上在民营经济中,在中小微企业中。通过举办企业家节引领我们民营企业发展,来弥补陕西的短板。

在纪念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之际,西安在发展民营经济、区县经济、中小微企业上要走在全省的前列。要保持这两年追赶超越的发展势头,继续改善营商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当好金牌“店小二”,支持民营经济、区县经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增强城市的活力。要对中小微企业特别关照,只有中小微企业跨越式发展才能让国有企业、央企配套,军民融合。陕西是国家军民融合重点示范区,这两年营商环境大大改善了,办事都是只跑一次。所以,对西部来说,对西安来说,通过开放市场化、通过开放来增强活力、通过开放来追赶超越,高速发展。

改变“陕西现象”要靠民营经济

《中国企业报》: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要不断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的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充分迸发。您如何理解民营经济发展与城市活力之间的关系?

张宝通:陕西是资源大省,但却是经济小省,收入穷省,被称为“陕西现象”。而浙江是资源小省,但却是经济大省,收入富省,也叫“浙江现象”。这里的关键是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实力雄厚,民营经济实际是浙江经济的主体,市场观念强,经济活力足。

改革开放以来,以浙江为代表,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压也压不住。当时的产业是以纽扣、领带、打火机、服装、鞋帽、圆珠笔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小商品创造了大市场。

现在,马云又搭建了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但淘宝上卖的还是浙江中小微企业生产的各种小商品。商品更丰富了,质量更好了,而且有快递送货上门,使浙江成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省。浙江当初是农村包围城市,小城镇推动大城市,县域经济很发达,经济活力很强,实际是民营经济为主体。

而陕西1949年前是自然经济,农耕文化根基很深,1949年后一直是国家投资建设重点,计划经济影响很深,没有经历过沿海的市场经济进程。陕西经济是国有经济为主导,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军工企业数量较多,民营经济、县域经济薄弱,中小微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经济活力不足。要改变“陕西现象”,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改变陕西的经济结构,对民营企业给予特别的支持,壮大民营经济的实力,补上民营经济的短板。

因此,陕西应当将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只有民营经济发展了,经济才有活力,才能为国有企业提供配套,形成活跃的产业生态链,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因此,陕西追赶超越要在民营经济发展上追赶超越,未来陕西的民营企业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