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文摘·新能源汽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文摘·新能源汽车
 

2019年4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克服发展瓶颈 氢能源产业前景可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范捷

氢能源是一种优秀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能够与电能实现高效的相互转换,被视作是最具前景的能源之一,有望成为能源使用的终极形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燃料加注快、续航性能强的优势。可与纯电动汽车形成良好的互补,分别覆盖长途重载和短途轻载的使用场景。

各国纷纷布局,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

氢能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发达国家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多国政府都已出台氢能及燃料电池发展战略路线图,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更是将氢能规划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

例如,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开发出多款氢燃料电池汽车,并配套建设加氢站。就在2017年,宝马、奔驰、通用等公司都开始商业化发售氢燃料电池汽车。

在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我国具备一定的先天优势和基础,同时已经积累了丰富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经验,在加氢站建设和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方面均在全球占据重要位置。随着制氢、储氢、输氢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有望以最快的速度前进。分析人士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预计2020年在商用车领域将实现万辆产销规模,氢能产业也将进入一个爆发期。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表示,“我国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起步很早,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期间,可谓站在全球第一阵营。虽然前几年行业整体减少了这一领域的研发和投入,走了一段时间的‘下坡路’,但我们依然‘咬紧’国际先进水平。背靠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只要氢能作为能源的战略确定,我们会‘跑’得比任何国家都快。”

相关政策频发,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科技部原部长万钢曾表示,氢具有来源广泛、大规模稳定储存、持续供应、远距离运输、快速补充等特点,在未来车用能源中,氢燃料与电力将并存互补,共同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须加强协同创新,加快推动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全面发展。

自2011年以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从战略、产业结构、科技、财政等方面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并鼓励包括氢燃料电池和相关产业在内的氢能产业发展。

在今年短短几个月中,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也多次被国家发改委“官宣”:

2月,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其中直接涉及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目录共计6条,涵盖氢燃料制取、储运及相关设备,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车核心部件,氢能基础设施等全产业链类目。

3月,国家发改委连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其中,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业化,充电、换电及加氢设施制造,燃料电池装备制造,氢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被列入目录。

4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并在官网上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被纳入鼓励类发展。

产业成熟度欠缺,氢燃料汽车仍在艰难前行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路线,并且由于其在排放、续航里程、使用便利等方面的优势,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

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氢燃料电池车仍存在一些劣势,它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成熟度远远落后于电动汽车,整个氢能产业链不管是氢的制造与运输,燃料电池系统和加氢站应用,都是大众所不熟悉的。据了解,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整个产业链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是影响其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氢燃料电池的运行催化剂是铂金,全球年产量约为两百吨。铂金极易受到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空气中有害气体过多就会影响金属铂的使用效率,从而影响电池性能的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加氢站的投资成本要远远超过加油站或者充电站。虽然加氢速度可以比拟加汽油,但是加氢气需要高压处理,而不是汽油的常压。同时,高压氢的储存、运输和加注过程,包括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碰撞时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是一大隐患。

因此,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氢能未来前景看好,但氢能产业发展仍存在着诸多瓶颈,需加强协同创新和顶层设计,扩大氢燃料电池的应用范围,同时加强技术攻关,支持龙头企业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培育并形成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业化能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