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
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鹿娟 范捷
舒印彪 |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了“自主创新”。他告诉记者:“根据我们近期摸底调研,在电力行业我国已自主掌握了绝大多数核心关键技术,在国际市场也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在目前一些核心技术上面仍存在‘卡脖子’的问题。”
为了推动能源电力工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他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发力:
加强应用基础技术研究,着力解决电力核心技术基础性难题。
从基础研究能力看,在重大原创性成果方面还需持续发力,基础技术工艺能力不足,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核心算法、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基础研究投入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电力技术领域,储能、燃料电池、碳排放等前沿技术投入强度偏弱,燃气轮机、高温材料等尖端技术仍被国外垄断,很难通过以前“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进行追赶。
他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瞄准世界能源电力科技前沿,紧紧围绕重型燃机、高温合金材料及热部件等基础性、关键性和重大关键技术,加大政府基础性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增加基础领域研发投入,推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尽快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和巩固电力产业链集成创新能力。
从集成创新水平看,很多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较高的研发风险和产业化成本,需要上下游联合集成创新。以往,传统电力领域主要依靠龙头企业推动整个产业链集成创新,如火电、水电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和系统集成等。在当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主要依靠市场发展自主形成产业链,而通常企业往往愿意采取“短平快”方式,倾向于选择较为成熟且成本较低的技术,看重短期目标而忽视长期合作,产业链黏合力不强,上下游联合攻关动力不足,协同创新短板较为突出。
他建议加强政策支持和指导,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在重点领域牵头,引导发挥好700℃发电技术、碳捕集与利用封存(CCUS)等产业创新联盟在国家重大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深化上下游产学研用相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快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完善国家层面的科研成果共享平台。建立健全国内统一的能源电力技术标准体系,依托IEC等国际标准组织,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把中国标准变成国际标准,牢牢掌握发展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