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 打响“七大攻坚战” 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龚友国
“2018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7.7亿元,增长9.6%;进出口总额实现3378.2亿元,占四川比重52%,创历史新高。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首次跃居全国综保区第一。全年实际到位内资646.9亿元,外资28.1亿美元;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6个;空港新城2个百亿元产业项目开工,89个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开工建设”。这一组组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由成都高新区于3月6召开的“2019年工作会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对外发布。
“去年,是成都高新区建区30周年,也是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开局之年。我们提出了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总体定位和实施步骤,提炼形成了‘创字当头、惟高惟新,以质为炬、争先率先’的高新精神,在产业功能区发展机制、产业发展机制等7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并初见成效的改革思路和工作举措。”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全力打好“七大攻坚战”,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电子信息突破3000亿元
产业功能区建设成效显著
产业功能区建设,是城市发展转型和经济方式转变的一场革命。
通过着力提升产业能级、优化产业结构,成都高新区深入推进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成都新经济活力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天府国际生物城四大产业功能区转型升级,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经济为代表的三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2018年,123家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000.5亿元,同比增长20.41%。”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表示。过去一年,成都高新西区积极从全球吸引顶尖产业资源,全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去年,成都高新区签约电子新产业重大项目13个,总投资约1100亿元。国内第一条规模化量产、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6代AMOLED项目正式投产,总投资930亿元的京东方高世代AMOLED生产基地重大项目落地,富士康成都基地投产8年来年产值将首次突破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进一步健全完善。
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成都高新区同样取得优异成绩。截至2018年年底,天府国际生物城签约落户4个诺奖团队,开工18个重点项目,引进113个项目,协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升至第六位。
在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带动下,2018年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实现产值400亿元,实现亿元品种26个。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新药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正式启动。“成都高新南区是成都新一轮规划确立的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去年,新经济迸发强劲增长活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围绕六大形态、七大应用场景,聚焦5G产业,全年共引进新经济项目30个,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全年新登记新经济企业11139户,增速达25%,新经济行业企业累计超5万户。
去年,成都高新区还出台了《成都新经济活力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建成全球首个5G试验外场,签约落地蚂蚁金服全球金融安全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设立100亿元新经济创投基金,对重点企业进行投融资扶持;每年设立5000万元业界共治专项资金,支持企业集群发展。
空港新城以未来科技产业园、天府奥体城等5个产业社区为抓手,做实产业功能区。截至目前,累计入库项目246个,落地项目64个,协议总投资1627亿元,到位内资40.57亿元、外资3300万美元。其中,总投资约470亿元的中国电信西部创新基地、顺丰空港新城产业园等8个项目实质性启动。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产业功能区项目落地实施,引进一批在全球产业科技竞争中有分量的重大项目,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对标国际提升营商环境水平,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民生工程投巨资
城市换新颜市民得幸福
2018年,成都高新区开工公共服务设施项目58项,28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全年预计完成民生支出82亿元,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童话风十足的丑小鸭剧场、丹麦特色的学生独处空间、融入中国元素的五角星建筑外观……去年10月,成都与丹麦友城霍森斯共建的公办国际化学校“霍森斯小学”和“霍森斯幼儿园”在成都高新区开学。这是成都第二所公办国际化小学、第一所公办国际化幼儿园。在成都高新东区,幸福小学等新建学校的开办,也极大提升了当地教育资源供给。“现在娃娃步行5分钟就能到新开学的幸福小学,我们真的很高兴。”成都高新东区草池镇原瓦厂村2组居民赖富丽说。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一直是成都高新区的工作重点,2018年,成都高新区共安排110亿元资金用于自主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成都高新区近年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启动编制高新区区级、乡(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启动“丹景山-三岔湖”一山一湖生态走廊、绛溪河生态带等项目建设。
去年,成都高新东区高标准建设3处社区综合体,培育社会组织并开展社区营造项目;推动24所学校改造升级;改造成都高新区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大楼,7家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14家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社保服务体系村社覆盖率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给群众带来了切实的获得感。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加快公园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在社区发展治理方面,以“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为目标,整体打造社区风貌,推动社区呈现国际化及现代化城市形象、治理结构,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民生工作的重点,2019年成都高新区将推进“三年攻坚,五年建设”,试点举办小微型普惠性幼儿园,新增幼儿园学位不低于2600个,确保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占比超过70%。着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新开办中小学校4所,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优质教育。同时,加快完善区域医疗卫生布局,健全养老社保服务体系,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值得关注的是,成都高新区将规划部署一批具有涉外医疗服务能力的医院,实现与2家以上跨境医疗保险直付。
打好“七大攻坚战”
建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成都高新区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转轨的关键一年。
成都高新区已为今年各项工作布下“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打好产业功能区项目建设、空港新城整体成势、重大项目引进落户、创新驱动产业培育、营商环境改革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优化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七大攻坚战”,更加凸显“有分量的增长、有感受的发展、有实物量的变化”,GDP冲刺2000亿元大关。
今年,成都高新区将按照“功能区建设产业项目是核心,功能性项目是支撑”的理念,实施454个产业功能区重大项目建设,年度投资将达838.5亿元。空港新城是四川省重要工程,也是成都“东进”主战场。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快把空港新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掀起全面开工、塔吊林立的建设热潮,初步形成重大基础设施框架,展现整体成型成势的现代化城市形态。
“加强产业培育是新时期成都高新区谋划产业发展总体策略、冲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重中之重。”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去年11月,成都高新区召开产业培育大会,发布产业培育18条政策。今年,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快产业培育政策兑现,在5G、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探索成立“业界共治理事会”。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成都市将2019年确立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成都高新区要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深化改革创新为突破,打赢营商环境改革提升攻坚战。
具体而言,成都高新区将突出“国际化”“便利化”“专业化”,营造开放共赢发展环境,推进“不见面审批”,提升企业开办效率,压减企业开办时间至4个工作日,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时间控制在90个工作日之内;更多行业推广“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承诺制改革。
“城市承载着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今年,成都高新区还将贯彻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理念,突出抓好公园社区、公服配套设施“三年攻坚计划”等硬环境建设,同步抓好教育医疗事业、社区营造等“软环境”建设,打赢城市生活品质优化提升攻坚战。
“‘七大攻坚战’是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基础性支撑。”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全区的工作重点大力转到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上来,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推动“四个转型”,建设高能级产业发展先行区、高效益创新驱动先行区、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区、高效率体制改革先行区、高品质城市生活先行区、高素质人才集聚先行区“六个先行区”,真正做到“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为成都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贡献更多高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