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1版:常山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1版            常山报道
 

2019年3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常山三宝”筑就24万农民致富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胡柚标准化示范基地 张昭/摄
常山猴头菇
常山胡柚
常山油茶

位于钱塘江源头的常山,自然环境优渥,县域以丘陵为主,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独特的好山好水与地势地貌孕育出三种独特的农产品:胡柚、山茶油、猴头菇,被誉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三者被统称为“常山三宝”。2014年常山县出台《“常山三宝”振兴发展计划》,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使之成为推动当地24万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胡柚:山间野果变身“黄金果”

胡柚果实呈圆球形或扁球形,色泽金黄,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以及磷、钾、铁、钙等元素,其内质饱满,脆嫩多汁,酸甜适度,甘中微苦,鲜爽可口,具有抗菌、降低血糖、补充维生素C等功效。

胡柚本是山间野果,100多年前常山县青石镇澄潭村民首次尝试种植,至上世纪80年代,全县开始大规模推广,2003年被国家质监总局获准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11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发展至今,2018年常山胡柚种植面积超10万亩,产量13万吨,年产值1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以上。

近年来,围绕胡柚产业,常山县在供给侧改革上发力,打响转型升级攻坚战:升级种法,大力推进柚园流转,推广生物菌肥,提升胡柚品质;升级吃法,力促胡柚片进入最新版的《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力争2019年进入《中国药典》,水果变中药;升级卖法,借电子商务缩短贩销链,直接提升源头收购价格,“三驾马车”齐发力,跑出胡柚增效增收的甜蜜之路。

常山县利卿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樊利卿原本是地地道道的柚农,后来承包胡柚基地、跑胡柚和胡柚片销售,这两年又成了胡柚网店老板。去年的胡柚销售季,他通过网店卖出了1000多吨胡柚,价格比线下收购价高出50%,最贵的“利卿”品牌果卖到8元一个。“卖完青果卖鲜果,卖完自家卖别家。”樊利卿笑称,种了30年胡柚,以前只有一茬收获季,如今却是收两茬、三茬,全年连轴转。

与此同时,常山不断推进胡柚深加工产品研发,目前拥有精深加工企业10余家,主要有胡柚宝(黄酮素)、胡柚精油、柚子茶、胡柚酵素等10多个产品,年鲜果加工量在2万吨以上。

山茶油:打造全国“四大中心”

常山种植油茶树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油茶,是中国南方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经常食用油茶籽榨出的山茶油,能有效改善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

常山油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浙江省首位,常山山茶油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近些年,常山县把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快建设全国油茶交易中心、价格指导中心、集散中心和文化中心“四大中心”,2018年全县油茶产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

2018年12月19日9时,在常山县全国油茶交易中心,东海常山木本油料运营中心鸣锣开市。据悉,这是全国首个实现仓单质押的油茶现货交易平台。早在2016年常山便被授予“全国油茶交易中心”,眼下占地117亩的中心新址建成投用,再加上此次全国首个仓单质押油茶现货交易平台落地,“线上+线下”双向推动常山成为中国“油市”。

依托“四大中心”,常山正由“卖油”向“卖游”转变。国家首个油茶公园位于常山北部的芳村镇和新昌乡,总投资5亿元,规划面积5.1万亩,其中油茶林面积3万亩,包括油茶新品种精品园、油茶特色小镇、油茶主题公园、特色加工油坊等功能区块,集种植、生产、科研、休闲于一体。

新昌乡黄塘村是公园内的村庄之一,村民陈荣祥原本是一名种植油茶的油农,瞅准建设国家油茶公园的机会,在村里开了一家名为“黄塘人家”的油茶主题农家乐,生意一直红火。眼见游客增多,2017年,他又投下60万元将家中8个房间装饰一新,做起了民宿。去年,陈荣祥“卖游”的总收入达20余万元。

猴头菇:

“贡品山珍”走向产业化

猴头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明、清时皆以“山珍”被列为贡品,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钾、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并含有猴头菇多糖等活性成分,1979年,常山县便选育出“常山猴头99号”菌株,至此常山猴头菇正式面世。

近年来,常山县坚持走高端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路线,深层次助推猴头菇产业发展:常山猴头菇被评为“浙江省食用菌行业优秀品牌”,成功注册“常山猴头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出版《常山猴头菇科普知识》科普丛书;研发倒袋吸湿、遮阴网覆盖催蕾出菇、加湿通风育菇等新的栽培技术,解决了高温季节不利于出菇的难题等等。2018年全县以猴头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总产值达3.15亿元。

近日,在常山县球川镇森力家庭农场,大棚里钢架上的一袋袋猴头菇正在出菇。“森力农场”159亩的基地主要种植、加工、销售灵芝等珍稀食药用菌,前些年,引进了一条微电脑控制的拌料、装袋流水线机械设备,巧妙用好猴头菇与灵芝的季节差,利用种植灵芝的设施种植猴头菇。

“猴头菇既是地方特色,也是朝阳产业。”“森力农场”负责人、县食用菌协会秘书长毛荣良介绍,全县猴头菇种植已经由松散型转变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周边懂种植的农户,都在此成为技术员,按月领取工资。

下一步,常山县将做足“猴头菇深加工”文章,重点开展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技术攻关,利用和浙江大学的项目合作,扶持森力家庭农场引进猴头菇多糖提取精深加工生产线,提升猴头菇价值和效益,推进猴头菇种植扩面。

(常山县委报道组)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