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中国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中国园区
 

2019年1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园区改革再出发

来源:中国企业报  

回顾2018年,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军和“领头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故事。中国园区,已成为我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策源地,成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是这一年中国园区转型力量的底色,它塑造了园区辉煌的过去,也吹响着再出发的号角。

晋级“国家队”

保持前进,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方式。

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新批复12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使得国家级高新区阵营扩大到168家。伴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人心,包括河南、湖南、广东下辖的多个三四线城市纷纷加入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的行列,在进取心之外,他们为何对“国家队”趋之若鹜?

2018年7月9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在北京召开部分国家高新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座谈交流会,会议透露的数据给出了部分答案:

“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是上半年国家高新区经济的整体特征,相应的数据支撑是:2018年1—5月,156个(不包括新晋者)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12.35万亿元,同比增长8.13%;新动能不断成长,推动国家高新区走向高质、高效。比如,2018年1—5月,中关村六大高新技术领域实现总收入15630.4亿元,同比增长17.3%,占园区总收入的比重达81.6%;济南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6%。此外,放管服改革释放了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的活力,2018年1—5月,扩容前的156个国家高新区新注册企业13.6万家,同比增长25.3%。

一句话,国家级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引擎。

改革生动力

创新创业生态,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国家高新区的走势。

2018年6月,南京市公布《国家级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清单》和《赋予高新园区全链审批权限指导目录》,分别将220项、165项审批权限赋予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5个高新园区。今后,这些园区将以扁平、标准、便利的全链审批,实现开发区“园内事园内办”。

曾经,济南高新区做什么事情都要到市属部门“绕圈”。为打破桎梏,济南高新区把区内的所有部门压缩到17个部门,实行大部制。比如所有与二产相关的部门职能整合,组成“科技经济运行局”;所有与三产相关的职能整合,组成“服务业促进局”……大部制的整合,解决了“九龙治水”难题,更使得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的时间,从300天缩减到10天。

国家级高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田,理应站在国家和社会的改革潮头。人们还记得,30年前,中国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东湖高新区诞生;如今,最新发布的《中国光谷203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纲要》又成为全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首个发布的面向2035的创新驱动发展纲要。

是改革激发的内生动力,让光谷实现了“从概念到现实,从白纸到画卷,最终因光纤光缆产量世界第一而闻名全球”的跨越,成就了一个传奇。

回顾30年国家高新区发展史,历数其先行先试的一次次创举,可以看到,正是以改革精神破解时代命题的魄力和智慧,才得以在挑战中积蓄拥抱未来的崭新力量。

三十年聚变

1988年6月,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十几个人,两台车,就这么干起来了;1993年,李光耀来到苏州考察,决定在苏州城东打造另一个“新加坡城”。

依靠42所高等院校,50多个国家、省部级科研院所,东湖高新区演绎着“科技变现”的神奇:脱胎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烽火科技集团,成了“会赚钱的实验室”;长飞光纤在武汉邮科院的支持下改变世界光纤光缆格局……30年间,上世纪80年代末的“电子一条街”也渐渐演变成了一座意欲媲美硅谷的科技新城。

经过30年发展,国家高新区总数已达168个。这些国家高新区集聚全国近40%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96家诞生于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以中关村、深圳、杭州等为代表的全球创新高地,诞生了一批如小米、华为、阿里巴巴等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大公司。

同时,国家高新区的聚集与辐射效应彰显。截至2017年,国家高新区集聚研究院所2900多家、各类大学800多所、企业技术中心11000多家。与此同时,156个国家高新区中,高新区GDP占所在城市比重超过20%的44个,超30%的20个,超50%的8个。

瞄准“世界一流”

30年来,高新区在中国各地百花齐放,涌现了一批如中关村、上海张江、杭州滨江等高水准的国家级高新区。这批高新区也成为了冲击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中坚力量。

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旨在打造代表国家科技发展最高水平,全面参与全球竞争的先锋园。

2006年,确定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西安、武汉东湖和成都等6个国家高新区作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试点园区;2015年,杭州、苏州工业园纳入建设体系,建设体系扩大至“6+2”。2018年,合肥高新区和广州高新区双双入选。至此,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试点和示范单位扩大到10家。

中国要培育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流的高技术产业,必须要建设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说,国家高新区特别是先进的高新区,要围绕一个主攻方向和特色产业,通过有效组织方式,把国家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平台组织起来。

在新的时代,摆在中国园区面前的使命是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当好排头兵。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来源:《科技日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