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中国小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中国小镇
 

2019年1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圳甘坑老村蝶变文旅特色小镇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聂朦

沿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甘李路一路向西上行,不多远便可看到这样一个客家村落:随处可见的亭台楼阁溢满悠悠古韵,依依垂柳道不尽百年风华,一条条青石小道似在诉说着令人神往的古老传说……

从被人戏称“第三世界”的偏僻角落到国家级文旅特色小镇,从凋敝破败到华丽转身,如今的甘坑客家小镇可谓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间静默地书写着一个百年老村的“变形记”。

昔日:百年老村

日渐凋敝

在客家话中,“坑”是指小溪流、小水沟,“甘坑”是因泉眼遍布、溪水甘甜而得名。35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甘坑始祖看中了这里四面环山、山间有水的自然环境,遂在此定居繁衍生息。

江河流转,物换星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甘坑出了名的偏僻,外地人都把这儿称作‘被人遗忘的角落’。”对于土生土长的“老甘坑”张新民来说,他对当时甘坑的凋敝破败记忆犹新,“那时候,要从甘坑去布吉镇政府办点事情非常不便,中途要转好几趟车不说,还大多是崎岖不平的山路。”事实上,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时,同处大布吉的坂田、岗头等都凭借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相继发展起来,曾经宜居宜业的甘坑却如同一位日渐垂暮的老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诸多原因让其变得“步履沉重”,不得已落后于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

转折:关键抉择

留住文化之根

历史总在冥冥之中被创造或改写。最开始,对于甘坑老村的改造,世代栖居于此的甘坑人谁也没有思路。2010年,抱着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想法,甘坑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决定把整个老村的老房子按照当时的价格统租下来,租期15年。

“将土地卖给开发商,实现一夜暴富的诱惑确实曾让甘坑人心动。”甘坑社区党委书记、时任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副董事长的谢俊风说,一番权衡之下甘坑人有了更深远的思考:假如把这些记载甘坑先辈拓荒足迹、见证客家人奋斗历程的古老村落全部拆了重建,势必无法留住客家传统文化与民俗记忆的根。

2011年,甘坑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组织人员前往坂田手造文化街参观。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布满木雕、刺绣、书画的店铺……这条利用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多功能生活街区新貌为甘坑人打开了一扇窗——甘坑老村群山环抱,有山有水有百年老屋,能否仿效坂田手造街,将其改造成传承客家民俗记忆的文化旅游生态园?

于是,在区、街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甘坑人选择对老屋村进行修旧如旧的古村落保护性开发,并制定了保护和改造计划:以甘坑老村为重点,利用甘坑社区保存较好的客家历史文化及建筑风貌,整合社区宅基地及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土地,通过综合整治、修旧如旧等方法,打造传承客家文化的风情小镇。

重生:客家小镇

迎来惊艳亮相

2011年,正欲对甘坑老村进行修旧如旧、保护性开发的甘坑人,等来了恰逢其时的“东风”。

这一年,有位名叫江坤城的客家商人来到甘坑。初来乍到的他给甘坑人送来了一份“大礼”:在对几十间老屋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又把自己上世纪90年代从闽赣等地收集来的十来座明清时期特色古建筑搬至甘坑,这也奏响了甘坑老村重生的序曲。

无独有偶,在2016年的文博会上又成功引来了华侨城这只“金凤凰”。双方签署了500亿元的合作协议,欲围绕“文化+旅游+城镇化”战略模式,建造集文化、生态、科技、旅游四位于一体,拥有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新兴产业示范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特色小镇6张国家级名片的特色小镇,打造蜚声国内外的“中国文创第一镇”。

2017年7月15日,以“文旅融合与特色小镇”为主题的2017中国文化旅游高峰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行。会上,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发布了2017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试点名单,经过一年多探索与开发的甘坑客家小镇从全国10个省(自治区)40余个申报的参评试点项目中成功突围,荣膺2017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基地)试点。这也标志着,古老的甘坑老村正式蝶变为国家级文旅特色小镇。

(来源:深圳侨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