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人物
 

2018年12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往无前的国企改革家:宋志平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苗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国企改革40年。40年来,中国经济破浪前行、波澜壮阔,中国企业奋勇崛起、顽强拼搏,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中,更是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令世界为之一震。站在40年改革的历史节点上,回眸过往,无数英勇的企业改革者,他们为企业改革作出的艰辛探索、成功实践和伟大精神是致敬40年改革的最好献礼。他们是真正的企业英雄。在这些企业英雄的群体画像里,宋志平是其中明亮却不刺眼、耀眼却不张扬的一位。

宋志平,扎根国企40年,一手带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刷新人们对充分竞争领域国企的新认知。他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锋者,用“茶水理论”、“亲清文化”把国企和民企融为一体,混合上千家民企,刷新人们对国企民企关系的新认知。他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军者,把维护行业利益置于企业利益之上,刷新人们对西方市场竞争理论的新认知。

这位改革的实战派,又是改革的思想家,最近著述了《改革心路》、《问道改革》两部力作。作为国企改革姊妹篇,这两本书分别从自述和对话的角度,讲述了他在40年国企改革中惊心动魄、酣畅淋漓、艰难困苦、笃行致远的改革故事,前者展现了他一往无前、谋定后动、温和包容、家国情怀的改革心路,后者则披露了他直面问题、深度思考、思想撞击、坦诚直率的改革思辨。

他,智者不惑。他坚信,奇迹越不出规律的边界。做企业要尊重规律,只要遵循市场规律,企业改革就一定能成功。2002年他出任中新集团总经理,那时企业资不抵债,办公室被查封。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情况下,他提出饿着肚子想战略。“今天吃不上饭是因为昨天没有想清楚,今天想不清楚战略,明天照样吃不上饭”。他组织专家召开战略研讨会,通过调研思考,决定调整战略,进军水泥行业。当时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认为是天方夜谭,因为中国建材从来没有做过水泥,宋志平也不是水泥专家。但他高瞻远瞩、胸有成竹,深知产能过剩的水泥行业如何走出困境,中国建材应作为领袖企业扛起行业整合、市场健康的大旗,这既是中国建材行业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建材集团的历史机遇。他想到了,也做到了,还做成了。他对管理团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凡事要想清楚了再去做。他是学习型企业家,提出的“央企市营”“整合优化”“三条曲线”“格子化管控”“八大工法”,等等,为他成功推进管理、创新、组织等每一项改革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支撑。

他,勇者不惧。改革不像田园诗般那样浪漫,改革从来都是倒逼的。改革从来不是繁花似锦,改革常常是荆棘密布。他深知,改革者一路被质疑、一路被责难。但他没有因为这些质疑和责难,而动摇改革的意志、停止改革的脚步。从2006年开始,宋志平开始了一场气吞山河式的行业重组,先是收购了徐州海螺,而后进行“汪庄会谈”,接着“解放大西南”,相继成立了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等四大水泥公司,一跃成为世界水泥老大。与此同时,“中国建材是不是疯了”等社会质疑和诸多猜测也把宋志平和中国建材推上风口浪尖。事实胜于雄辩,重组后的水泥行业从恶性竞争中逐步走了出来,确保了行业盈利和健康持续发展。中国建材重组水泥行业实践进入哈佛商学院案例,为全球基础原材料行业重组提供了样板和借鉴。

他,仁者无敌。改革从来不是漂亮的口号,改革者往往是在逆境中艰难前行。支撑宋志平一往无前的是什么?正是他的那颗仁者之心。对国家,他坚守实业报国的理想,打造出中国巨石、北新建材等诸多行业隐形冠军,向着世界一流企业挺进。对股东,他以“把我的真心放在你的手心”的真诚,培育了主业清晰、绩效优异、管理规范的卓越企业。对员工,他以“做企业归根到底是为了员工幸福”的情怀,构建起员工乐生乐业的广阔舞台,让员工早上醒了就想到公司来上班。对社会,他提出企业要做有品格的企业,要绿色发展、热心公益,关心员工、做世界公民,站在道德高地做企业。

他以果敢的胆魄和赤城的情怀,旗帜鲜明地指出,深化国企改革,打造员工共享平台,让国企的员工通过在企业辛勤努力地工作,能够共享企业财富,能够负担子女教育、老人赡养、购房购车等生活成本,在企业里安心工作,在社会上体面地、受人尊重地生活,不断增加收获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激发劳动热情、创造激情和奋斗豪情。这样国企才能真正充满活力、国有资本才能真正做强做优做大。

看过《改革心路》、《问道改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国企因改革开放而成长、而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必将因改革开放而变得更加强大、直至伟大。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在国企改革的雄关漫道上,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宋志平式的企业家将会更加一往无前,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壮丽画卷写上他们更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