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金融科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金融科技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燕玲:

新时代金融科技企业应有新作为

来源:中国企业报  

近年来,金融科技企业发展如雨后春笋,各类创新产品方兴未艾。传统金融机构在做,新金融也在做。AI、AR、VR、3D等新技术的应用,已经可以监测银行账户,虚拟贵金属AR展示并在线支付。前九个月,我调研了一些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情况,看到机器人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实际应用,如日常主机房的巡视,它发现了问题以后还能够做简单的处理并及时上报。数据中心对银行运营和账务操作的范围包括了海内外所有的网点。

今年进博会的时候,立陶宛在上海开了一个“中国—立陶宛经济合作论坛暨中国—立陶宛金融科技合作峰会”。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亲自到会发表演讲,宣讲该国的金融科技政策,对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非常看好,呼吁中国企业到立陶宛投资。

以区块链等为核心技术的科技金融公司,创新了很多平台、供应链金融、大数据解决方案等等。但创新走得快,规范没跟上。我担心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过于看重对资金的掌控而忽视了应该有的初心,即企业社会责任。所以目前急需对金融科技企业给予定位、定性,制定业务标准、法律法规,避免以前那种野蛮生长的情况出现了以后再治理的被动局面。

比如,某产品广告说“基于自有区块链核心技术,将行业上下游的账期资产实现了数字化和信用化,从而实现了数字资产切分、流转和融通。”这其中似乎缺失了必要规范。再比如,某内部财务公司通过保理、融资、租赁对接,实现供应链融资利益最大化。这些好的理念在实施的时候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科技的实质是金融,科技助力金融服务,而金融的本质则是控制经营风险。我们在金融科技某些领域实现世界领先之后,能否引领世界那就要看能否健康发展、能否建立规则造福人类。做到这一点,重要的基础就是社会责任的承担。任何一项创新要避免风险、良性发展,就必须考虑把它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放在优先位置。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瞻前顾后”,意思就是我们考虑未来之前,必须先回顾过去的历史,历史能告诉我们必然,以便我们更好走向未来,总结历史才能超越历史。国家的金融政策是通过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的,我简单地回顾一下五次金融工作会议情况。

1997年11月,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那时候三角债非常严重,我当时担任中国银行总行部总经理。那时的问题是三乱,乱集资、乱办金融业务、乱设金融机构。对会议的印象是治理三角债,一是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要解决金融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问题;二是明确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改革的重点,加强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重申信贷自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强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严禁信贷资金用于财政性支出,严禁以任何的形式悬空银行债务。三角债问题已成社会问题,治理好三角债务,就是承担社会责任。

2002年2月,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主要是部署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与国有银行改革的思路进一步得到深化,会议还做出了改革农信社的决定,为此后农信社改革的全面铺开确立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指导方针。

2007年1月,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主要是针对银行股份制改革以后,公司上市、完善公司治理、转变经营机制、深化分支行和基层行的改革这些问题做了部署。另外,国开行进行了全面商业化改革,成立了政府投资公司,加强了外汇储备投资管理,加大发行公司债。

2012年1月,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提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去年7月,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是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以防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保证风险可控。防范金融风险后来被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

从这些历史回顾,我们不难看出,金融所承担的更大的责任具有强大的国家意义。因此我建议:第一,一定要处理好控制金融风险和创新发展关系。第二,金融和科技两方面人才同等重要。AI人才大家在抢,金融的人才也很重要。金融科技所需要的人才是科技的高端人才和银行业务结构人才相结合。同时金融行业要突破现在的条条框框。第三,对金融科技发展应该有更高层面的规划,要有政策指引。不成熟的情况下可能不一定能迅速有监管法律,但可以有政策指引。第四,成熟的产品要尽快颁布标准,并进行推广,制定市场管理规范。第五,尽早完善市场监管法律和制度。

做到这些,至少我们会从制度上、监管上对金融科技创新做出规范和保护,让它们作为金融事业不脱离根本,服务好社会。在这个基础上,我相信新时代金融科技企业一定会有新作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