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更高质量发展呼唤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谢诗晓
企业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更好的发挥企业家作用,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各级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家队伍培育的方式和途径,有效提高了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渐凸显。
一是部分企业家综合素质不够高。虽然企业家队伍中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加,但总体而言,精通经济规律和专业管理技能的企业经营者不多,少数企业经营者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缺乏产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跟不上国家深化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有的企业经营者缺乏战略思维和全球化眼光,把握市场能力弱,应对复杂局面、化解风险、资本运作、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差。据沂水县调查,该县262家企业主要管理者中高中(中专)以下学历的占66%以上,由于先天学历欠缺,后天学习动力不足,造成视野狭窄,自我定位较低,缺乏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化解风险、资本运作、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不足。莒南县花生、柳编民营企业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来源于先前的家庭作坊,年龄普遍在45岁以上,改制企业的法人代表年龄超过50岁,文化程度在高中、中专以下学历的占80%。由于部分企业经营者文化程度偏低,对市场发展状态的预测与把控能力不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是部分企业家创业激情不足。部分企业家思想观念保守,存在小成即满、小富即安思想,坚守家族式管理模式,以经营传统产业为主,依赖传统管理经验和粗放管理模式,转型升级意愿不强。有的企业起步于家族企业,部分管理者缺乏现代企业理念,品牌意识、创新意识不够强,甚至认为,创新就意味着转行,面临新的产品、新的工艺,缺乏掌控感,更多的时候选择一味坚持和固守,只要盈利就不考虑转型。
三是企业家培育长效机制不完善。企业家队伍建设体系还不够健全,在企业家选拔培养、管理使用、激励政策等配套措施上还不够完备,企业家后备力量不足。
四是企业家精神弘扬的社会氛围不浓厚。当前,对企业家精神宣传、研究重视不够,典型树立不多、宣传不足,企业家精神培育还处于一种零散的、自发的、无组织的状态。
为此,建议如下:
一是建立企业家队伍培育长效机制。将企业家队伍培育工作纳入国家人才总体规划,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并完善培训教育机制。做好“企业英才”选拔管理工作,培养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家,以及企业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专门人才。设立企业家培养基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为企业家培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投入。建立企业家后备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形成壮大企业家队伍的“梯队”结构。
二是健全企业家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企业家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价标准,努力形成以经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和社会贡献等要素构成的企业家考核评价机制,激发企业家干大事、创大业的魄力。
三是提高企业家队伍的综合素质。制定企业家人才建设规划,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培训工程,并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监督和考核。积极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岗位管理为基础、公开招聘为路径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构建高校、社会培训机构与企业“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加大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
四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党政领导联系优秀企业家制度、大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积极推动企业家与科技人才的对接、完善企业家人才市场、建立权威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数据库等,为企业家提供优质高效和个性化的服务。
五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注重大力培树企业家典型,利用新闻媒体深入宣传优秀企业家的典型事迹和突出贡献,弘扬企业家创业精神,进一步形成鼓励创新创业、推动创优创富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中共临沂市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