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眺望远方的管理思想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玲
承蒙宋志平董事长赠书,第一时间读到9月刚出版的《经营心得》。之前拜读过宋董所著《我的企业观》、《笃行致远》、《经营方略》和《国民共进》,仍然再一次被这本书打动。宋董致力“一生做好一件事”,深耕企业管理实践四十余年,带领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两家企业成长为世界500强,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 CEO 终生成就奖,其丰富独特的管理理念为探索中国管理模式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内涵深厚的管理智慧蕴于系列著作中,无愧于“为企业眺望远方”的管理思想家。
《经营心得》凝结了宋董多年来的企业管理感悟,以创造价值为主线,从管理原理、经营心得和典型案例等方面娓娓道来,重点阐述“战略与目标”、“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创新”和“团队与文化”等主题,呈现出来的“以人为中心”、“共生共赢”、“取舍有道”、“探索未知”等思想熠熠生辉,让人深切感受到“思想之美、经营之慧”。
以人为中心的激活个体模式
许多企业容易陷入“管理即管控”误区,以为构建一套制度就能获得高效产出。而实践往往如赫兹伯格所指出的,制度等因素只能消除不满情绪,仅能维持原有工作效率,只有人们感受到工作本身的意义与成就感,才能激励产生更积极的行为。宋董从激发员工善意和潜能出发,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以提高员工幸福指数作为企业追求目标,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以贯之。正是以人为中心激活个体模式的实施,点燃了员工心中之火,成就了企业发展的圣火,让企业成为员工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平台。书中举了一个实例很好反映了这种激励作用。1997年,北新550名富余员工面临下岗,企业并没有抛弃这部分员工,而是以人为中心,从员工需求和特长角度,精心安排相应培训,为这些员工提供重新成长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其中不乏成长为企业管理人才者。在知人善任方面,宋董强调寻找“痴迷者”而非“聪明人”,在集团内部培养了一批创新的痴迷者和优秀企业家。
共生共赢的包容性竞合模式
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容易因产能过剩而陷入红海战略,采用打价格战的方式打击竞争对手,结果一损俱损,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2007年,宋董经营水泥产业就遇到这种情况,南方几百家水泥厂长期陷入价格战以致整体亏损。书中提出共生共赢的包容性竞合模式,从利己过渡到互利,甚至再到利他,从而增进总体效益的最大化。通过采用这种竞合模式,中国建材集团当时重组并购了150多家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制造商,同时优化了国内水泥市场环境,使得企业互相之间不再以打击竞争对手为主要目的,而是共同重质增效把市场蛋糕做大,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业务归核化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一些卓越企业衰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忽视原有主营业务,在扩张中盲目将资金资源投向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针对扩张决策中的权衡取舍问题,本书提出“业务归核化”理论,即稳步扩展同心圆面积,聚焦主业、做强主业、提高主业发展质量。今年暑假我带领学生前往中国建材集团下属凯盛集团实习,充分感受了企业应用业务归核化产业链发展模式的优势和成功。这家以玻璃工业设计及生产见长的集团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玻璃为同心圆在产业链上进行扩展,从玻璃到薄膜太阳能技术,再到智慧农业,不断做强做大经营规模,蜕变成为世界一流的卓越企业。
积极探索不确定性未知的企业家精神
詹姆斯·马奇在创新思维中提到企业必须要保持探索(exploration)与利用(exploitation)的平衡,在保持理性的同时,要尝试看似不理性的“愚蠢”,即要勇于冒险、打破固定思维去尝试新目标,往往能有意外和重要的收获。本书中提出创新创业需要“智商、情商和胆商”,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宋董及其团队在经营中展现了积极探索不确定性未知的企业家精神,长期坚持追求企业在技术、产品、制度、市场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使中国建材集团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成绩斐然,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步入良性循环的长青之道。
今年8月我有幸参与宋董在北京电视台制作的《总裁读书会》节目,在播放视频中看到宋董家中装书的筐,了解到宋董坚持一个月读一筐书,让我肃然起敬,钦佩宋董作为卓越企业家,在繁重的企业经营工作中,尚能几十年如一日一直保持阅读和学习。更与众不同的是宋董作为知名企业家,能拨冗坚持思考和写作,将四十余年企业管理经验进行分析、提炼、传播,著作颇丰,影响深远。
大智者有大情怀,正如在书的最后提到“企业家要有君子的风骨和情怀,既要明德修身,更要兼济天下,把个人和企业融为一体,把企业和社会融为一体,把有限的生命融入企业的成长,把企业的成长融入社会的发展”,映照宋志平董事长坚持不懈、孜孜以求的风骨和情怀。
我相信更多的企业家们和学者们能够从本书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