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澄城专场推介会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澄城专场推介会专刊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澄合作· 共赢未来”澄城专场推介会将在京举办

来源:中国企业报  

第五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暨第二届渭南 · 北京经济合作活动周将于2018年10月20日—22日在北京市举办。同期,陕西省澄城县还将举办“京澄合作· 共赢未来”澄城专场推介会,并推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优质项目。

澄城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境内沟壑纵横,地势北高南低。大浴河、县西河、长宁河、马村河、孔走河皆汇入洛河。四条沟壑把全县割裂成三梁一原。下辖9镇1办163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是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重点产煤县、全国现代苹果产业20强县、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近年来,澄城以“12346”发展战略为指引,紧扣“追赶超越”发展这一主题,围绕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两大任务,瞄准富裕、美丽、人民满意三个目标,奋战建美乡村、壮大园区、提升城区、打造景区四个阵地,走出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统筹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六条路径。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5.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60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16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362元和9058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5:28:47。2018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4亿元,同比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87亿元,同比增长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547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9.51亿元,同比增长9.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86亿元,同比增长11.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6147元和5395元,同比增长8.3%和9.3%。

红色土地厚重

1924年,共青团澄城中学特别支部成立,在澄城播下了革命的星星之火;1927年,沟南片区掀起烽火燎原的农民运动,有力地支持了渭华起义;同年,中国共产党醍醐支部成立,党的组织开始扎根澄城;1936年,澄城武装起义支持西安事变;1948年,彭德怀、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澄城指挥打响壶梯山战役,拉开了解放大西北的序幕。

历史文化悠久

澄城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商属雍,春秋属晋,汉置徵县,北魏太平年间始建澄城郡,县名由此沿袭至今。现有秦汉宫殿遗址、唐精进寺塔、明乐楼等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澄城刺绣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拴马桩石雕被誉为“地上兵马俑”。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初步形成了以国家AAAA级景区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为龙头,以AAA级景区龙首坝、城隍庙神楼、良周秦汉宫等为支撑,以“印象古徵”、庄头镇郭家庄、永内村等新兴农业观光业态为辅的80公里精品旅游环线。近年来发现的刘家洼古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重器,初步确定澄城为西周周系贵族封地。

发展优势明显

位于西安“两小时经济圈”,西包、西侯、西延、黄韩侯四条铁路穿境而过,西禹、榆商两条高速贯穿南北,108国道和省202线、106线在澄城境内纵横交汇,规划中合凤高速在县北和榆商高速汇合,形成新的交通枢纽,西韩城际高铁开工建设,使澄城具有面向全国、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地下已探明矿藏9种,煤炭、铝矾土、硫铁矿、石灰石、高岭土、380奥灰岩矿泉水等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40亿吨。

工业快速崛起

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立县、组建陕西(澄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建设了总投资198亿元的光伏太阳城、47亿元的正大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烟厂技改项目建成投产,煤炭资源整合迈出坚实步伐。

重点打造澄合矿业、拓日新能两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涉农加工为支撑的现代工业格局。

农业特色鲜明

以创建有机农业示范县为抓手,在全省率先走出了一条“果畜结合、板块推进、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建设路子,以粮养猪、以猪优果、以沼促菜、果畜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获得苹果、生猪无公害产地认证,“SOD+牛奶”苹果填补了陕西功能苹果空白。

2017年,水果种植面积达到49.96万亩,新种植蔬菜9.8万亩,其中设施果蔬2.9万亩;生猪年存出栏分别达到90万头和120万头以上,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6个共4.88万亩,其中5个通过省级认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72家。招引海升果业、海亮集团、正大集团等500强企业来澄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0家。全县果畜产值突破34亿元,设施农业总产值突破4亿元。“澄城樱桃”地理区域标志申报成功,连续举办樱桃文化艺术节。

三产活力彰显

突出文化旅游引领,高起点规划建设了国家AAAA级景区尧头窑,辐射带动龙首坝、博物馆、良周秦汉宫、乐楼、吴坡现代农业观光园国家AA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户外运动等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华元实业、成百商贸成为全市商业旗舰,万丽酒店、荣兴综合市场、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等建成投运,荣获“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京东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县”等称号。

城镇建设提速

按照“做强县城、做精集镇、做美乡村(社区)、做绿干道”的思路,在县城主抓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在镇(办)主抓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主抓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美丽澄城。精心实施了规划提升、市政配套、交通畅达、旧城改造、保障性安居、商住小区、景观改造、园林绿化、排水及治污、公用服务设施改造建设十大城建工程,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一城四极”的城镇化格局基本形成,荣获全省城市建设先进县、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县城。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