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品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品鉴
 

2018年9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生活 寄情冰雪

——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

来源:中国企业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简短的12个字,一下将人们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以毛泽东诗词意境为创作题材的国画我见过不少,但能把《沁园春·雪》之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国画作品,于志学之前,我从未见过。主要原因是:千百年来,画家们一直采用“留白”技法描绘雪景,而对“冰封”奇观束手无策。东北画家于志学创新的冰雪山水画技法,解决了中国绘画史上的这一难题。

于志学,1935年寒冬出生于黑龙江肇东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童年时,他受“土画家”三舅的影响,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一望无际的洁白大地,浑身挂满银霜的柳条,如同大海中的珊瑚一样,随风挥舞摇动。这一美景深深地印在他儿时的脑海里。上初中时,于志学碰到一中、一俄两位美术老师——王修治和索克洛夫,从此开始了真正的学画之路。青年时代,他跑到哈尔滨报考东北美专(现鲁迅美术学院),由于落榜只能进入私立春华美术学校求学。他白天在学校学习,夜晚在火车站栖身,寒冷饥饿、衣衫褴褛,但他最终坚持了下来。1960年,于志学成为报社的一名美术编辑。他下决心一定要把冰天雪地的美景描绘出来。他经常深入大兴安岭,一去就是好几个月。他被狼围攻过,也曾掉进冰窟窿,但这些都没有阻止他探索的脚步。他发现了许多自然奇观:在零下40度的高寒地带,河水还在悄悄流淌。更意外的是,他发现有一条狭长的“闪光黑带”系在山脚下。请教了猎户方才知晓,这“闪光黑带”竟是贝尔茨河水。于志学激动地喊道:“我可以用浓墨画河水了!”回到画案上,他反复实验。一次,他累倒趴在桌上打瞌睡,不慎将胶水打翻洒在了宣纸上。醒来后,他突然眼前一亮:胶水洒过的宣纸上出现一块白斑,好像有一种冰块的感觉。从此,他开始使用胶矾水大胆反复试验,并且在理论上创建出新的美学思想。

于志学的冰雪山水画有四个特点:

一、标新立异。于志学曾说过,继承传统不是重复,继承传统也要创新。他创造的冰雪山水画,打破了前人不能直接画雪和根本不能画冰的僵局。其研究出的胶矾调剂、反纸画冰雪、倒立运笔、浓墨画水完全是在继承传统中出新,在深入生活上立异。理论上,他提出“传统笔墨第三审美内涵——用光”“新传统主义”“笔墨当随心境”“冷文化”等新的美学思想,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他使用“滴白法”“泼白法”“重叠法”“皴雪法”“排笔法”等技法描绘冰雪,得心应手。

二、形神兼备。过去画雪不是直接去画,而是使用烘云托月的“留白法”来塑造;至于对融化之雪、冰封之山、冰凌雪挂,则毫无办法。其实这些都是有形之物,只不过是晶莹剔透不好表现而已。于志学用胶矾调剂,选择加厚宣纸反面作画,用“滴白法”依靠水墨的流淌作用,充分表现出雪挂冰溜的形状,玲珑剔透;用“泼白法”蘸矾水横笔挥扫,表现出冰雪消融的神韵,美不胜收;用“重叠法”卧笔拖行,层层加深,塑造出像树之年轮一样的冰层雪块,形象生动。由于深入观察,于志学熟练掌握了画冰雪的技法和要领,笔下无论是南极的冰山、企鹅、登山者,还是北极的冰川、猎狗、爱斯基摩人,抑或是塞外的白山黑水、驯鹿以及大兴安岭的冰挂、塔松、飞鸟,都是那样惟妙惟肖。

三、气韵生动。黄宾虹在《论画书简》中指出:“气关笔力,韵关墨彩。”于志学用笔注重提按顿挫、轻重缓急,下笔胸有成竹,颇有节奏,饱含深刻的立意和激情。其笔下线条遒劲有力,勾勒有致,圆转流畅;用墨甚是讲究,控制胶矾,掌握浓淡干湿,利用笔墨表现出水痕线,使物象呈现出诸多韵味。

四、阴阳和谐。阴阳是我国古代简朴而博大的哲学思想。其自身具有对立、互化和统一三大特点。反映在中国绘画中的阴阳即是黑白、浓淡、干湿、虚实、远近、大小等诸多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画面才会生动。阴阳二者不仅对立统一,而且还能互化。同样的山水在不同环境下,可以是青山绿水、黑山白水,也可以是白山黑水。于志学于绘画实践首先提出的东北“黑水”这一发现,解决了冰雪山水画中的一个难题。他不仅用墨色画出了河水,而且还画出了流动的感觉。虽然这不符合冰天雪地之常理,但也切合东北大兴安岭的实际。

于志学提出,生活是创作之源泉,灵感为绘画之灵魂,实践即创作之过程。他坚守这三大原则,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

人物介绍

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黑龙江省美协名誉主席、黑龙江省画院荣誉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专家工作室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专家工作室导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大展并获奖。2004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黄宾虹奖”,2006年获黑龙江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